今天给各位分享历史小论文介绍隋朝大运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隋朝大运河介绍100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 2、隋朝大运河的意义
- 3、100字大运河的论文
- 4、隋炀帝开运河之我见论文500字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评价
1、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一个人对隋炀帝修运河有一个评价,当时有一个诗人,皮日休,是唐朝后期的诗人,他有一首诗叫“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欲论功不谓多”。
2、.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交通。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为之后南方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做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准备。
3、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4、变成一个大水系。弊端:造成了国家的灭亡,修完大运河国库基本上就已经被掏空了,当国家起内乱的时候,已经没有钱派兵来平息战乱了,更何况这个时候的隋朝,随着隋炀帝的暴政已经没有民心了,这是最终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5、正面评价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隋朝大运河的意义
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沟通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统治,便于隋炀帝巡游,意义: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对全国的统治。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4.方便南粮北运。
开通意义 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隋代大运河造就了扬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阳、开封)、北京(含天津)这样三个城市点,与南方经济中心绍兴遥相呼应。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是: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100字大运河的论文
摘要: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古代世界是首屈一 指的 ,而且河道水深、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工 ,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隋朝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同时,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级***和社会组织都在积极投入力量,加强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京杭大运河是条默默流淌了千年的河流。古往今来,这条水路从风景优美到浑浊不堪,再到风景如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以前,运河两岸绿树成阴,河水清澈见底,船只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后来,居民们没有好好地爱护这条河。
那时候,大运河就可以变成一条夏日“冰之河”了。 秋天,大运河边金黄的叶子就会一片片飘落到河面上,像一叶叶小舟漂浮在水中,秋风吹来,片片小舟欢快地航行着。秋天的大运河又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落叶之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开凿大运河有助于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也有人认为隋炀帝鄙夷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终至亡国,因此自己反其道而行,“东行两幸,靡有定居”。
隋炀帝开运河之我见论文500字
1、多数人认为,隋炀帝开通运河的直接目的是想去巡游他向往已久的江都风光,附带的目的是加强对不久前征服的东南地区的控制和转输该地富庶的物资以增强中央政权的力量。运河开通以后,首先就是供炀帝***奢靡的巡游。
2、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一个既重要又困难的公共品供给项目。在当时,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为后来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便利。
3、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
4、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淮安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淮安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5、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历史小论文介绍隋朝大运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隋朝大运河介绍100字、历史小论文介绍隋朝大运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