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明朝历史上的东林书院,以及明末东林书院强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东林书院建立于哪一年
- 2、明朝中后期的东林书院的一些事
- 3、东林书院的特点
- 4、东林书院的有关内容
- 5、东林书院简介,东林书院是从哪个朝代创办的?
- 6、东林书院的对联是什么?东林书院的创办人是谁?
东林书院建立于哪一年
1、无锡市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
2、江苏省无锡市的东林书院是明代的学者顾宪成创立的。他在书院中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样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告诫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3、北宋时期,在我国东南地区理学思想 尚不够普及发展的情况下,福建将乐人杨时即于政和元年(1111)在无锡亲自创立了东 林书院,并长期居此讲学。杨时字龟山,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嫡传高足 。二程对杨时都非常器重。
4、东林书院建于公元1111年,当时正处北宋末期。而东林书院出名是在明朝年间,由学者顾宪成等人发起的讲学在国内引起热潮。其中东林八君子分别指的是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和叶茂才。
5、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
明朝中后期的东林书院的一些事
明末东林书院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钱一本等人,为继承杨时讲学遗志,共同倡导仪捐款重建兴复。
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造成了“东林书院事件”。明朝后期,政治日益***,思想控制愈来愈加强,特别是到严嵩当政,宦官魏忠贤专权,特务遍地,牢房私设,不许自由讲学。
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
东林书院的特点
东林书院特点如下:东林书院的基本思想是推行程朱,反对王学。 制定《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书院讲会是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联系的学术组织,类似于今日的学术研讨会。
【答案】:东林书院是明朝影响最大的书院,设在江苏无锡。作为当时重要的学术文化中心,它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①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东林书院的讲会是明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
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学术中心,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书院门联就是生动的写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个特点集中反映在顾宪成题写的一副对联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至今仍刻在书院旧址的石柱上。
东林书院虽一席片壤,但它在我国政治、思想、文化及教育史上均占有一定地位。东林学者为官清廉、讲学风、讲正气、躬行实践、锐意图新及热忱的爱国思想是我古代优良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份。
东林书院以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为务,常议论朝政得失,抨击权贵,揭露腐朽。书院的这一特点,集中地体现在顾宪成为其题写的一幅对联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的有关内容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楹联 由东林学者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家喻户晓,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
东林书院的基本思想是推行程朱,反对王学。 制定《东林会约》,完善讲会制度。书院讲会是书院教学、学术活动相联系的学术组织,类似于今日的学术研讨会。
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为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便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东林书院的主讲顾宪成则以其卓越的思想气度成为东林党的精神领袖。
此外,对于讲会组织的一些内容,如通知、稽查、茶点、午餐等都作了细致的规定,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东林书院的讲会已经制度化了。官学中没有讲会制度,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
《东林列传》、《顾宪成全集》。根据东林书院***查询可知,与该学校有关的书籍有《东林列传》、《顾宪成全集》等。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东林书院简介,东林书院是从哪个朝代创办的?
1、东林书院简介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
2、江苏省无锡市的东林书院是明代的学者顾宪成创立的。他在书院中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样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告诫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3、【答案】:东林书院原为北宋理学家杨时讲学地,也叫“龟山书院”,后由明朝顾宪成、顾允成等复创,是明朝名声、影响最大的书院。顾宪成以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范本,制定《东林会约》,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4、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后废。东林书院名称来历与杨时游庐山时所写东林道上闲步这首诗有关。
东林书院的对联是什么?东林书院的创办人是谁?
1、此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为《东林书院门前对联》,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2、江苏省无锡市的东林书院是明代的学者顾宪成创立的。他在书院中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样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告诫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3、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4、东林书院贴着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苏州的苏家弄这条街里有一座小学校叫东林小学,这里原来是明朝末年东林党人讲学的地方东林书院。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在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
关于明朝历史上的东林书院和明末东林书院强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