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初一下历史明朝的统治笔记,以及初一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概述明朝历史
- 2、初中历史明朝内容
- 3、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控制统治
- 4、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 5、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
概述明朝历史
1、明朝的详细正史明朝(1368年—164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2、明朝历史一共276年。 明朝一共276年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从朱元璋称帝开始,到崇祯自缢结束。
3、明朝(1368-1644年[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初中历史明朝内容
1、明朝重要历史事件篇一:蓝玉案 蓝玉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2、明朝(1368-1644年[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3、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 明朝(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4、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
5、明初太祖至宣宗期间,是明朝国内主要最安定繁荣的时期(如永乐盛世及仁宣之治),亦是中国历史其中一个盛世(黄金时代)。
6、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巩固海内,耀威异邦,抚剿逃亡海外的臣民,获取异国珍宝奇货,从永乐三年六月起派郑和几次下西洋。
明太祖***取了什么措施来控制统治
1、设立锦衣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为了加强监视,特别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成为他实行特务政治的重要手段,也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
2、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也是有史以来最操劳忙碌的皇帝。他维持自己的统治方法有两点,其一便是杀戮功臣,消除对皇权的威胁和影响;其二创立锦衣卫,时刻了解大臣们动向,对自己有二心大臣,直接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3、废除丞相,加强君权。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最高长官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八股取士。在地方设三司。
4、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政治改革,中央集权: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于六部,丞相制度自此废除,相权与君权合二为一,设立巡检司和锦衣卫,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整顿吏治,镇压贪官。
2、经调解后不愿和解者,也可向官府***。这一组织的设立,已具有基层民间调解制度的性质,可以发挥申明教化、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反映了明朝统治者“明刑弼教”的法制思想。
3、明朝加强君权最重要的政治措施就是取消丞相一职,改为内阁制,这项措施取消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丞相制,极大加强了君权。
4、罢中书省,废宰相制,是朝廷六部直接听命于中央 2 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帮助阅读和起草文件,并备咨询 3 朱成祖朱棣时,在宫里设立了内阁,召殿阁大学士进宫参预机要。
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篇1) 《明朝那些事》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一):王朝剪影 作为一本想要了解明朝的入门书,这是一套很好的故事集。重要的人物,都在书里。但是,每每读过,总是感觉意犹未尽——对很多人和事的描写,过于简略。
明朝那些事儿2000字读书笔记篇一 《明朝那些事儿》全套七卷册,我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职的公务员,笔名叫当年明月。
关于初一下历史明朝的统治笔记和初一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