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与天竺的交往历史贡献,以及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的使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唐朝与天竺交往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首推唐玄奘,次推王玄策。玄奘***一人踏万里、牵两国博佛教大乘功德万载。玄策散人单骑招万兵、战数阵扬大唐尚武雄风千年。
对唐朝和日本文化交流起重要作用的人是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玄奘,主要是进行文化交流。后来吴承恩,根据这一历史故事,编写了《西游记》,也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玄奘何时去天竺国取经,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唐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2、唐朝 玄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是他对佛学典籍“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唐贞观十九年(645年),46岁的玄奘自印度归国。此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
3、玄奘法师于公元629年从长安城开始出发到天竺,公元643年回到长安。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
4、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5、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6、由此可见,首先玄奘的突出贡献在于,翻译了外文著作,为唐代提供了重要的佛学典籍。也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印度佛教文化提供了很大帮助。
说一说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关系。__
唐朝和天竺通过丝绸之路往来不绝,双方关系非常友好,唐朝时期造纸术传入天竺,天竺的数学、天文学、医学、艺术也传入了唐朝。
唐朝和天竺之间有吐蕃,吐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横亘在唐朝和天竺之间,使得双方交往很困难。玄奘到天竺取经,也不得不绕道西域。除了玄奘外,唐朝几乎没有商人和外交人员去天竺,对天竺几乎一无所知。
有的。张骞出使西域,记录了在波斯见到了蜀锦,筇竹杖制品。并且往来商人叙述这些制品来自印度。可见我国在丝绸之路开通前,就有人从四川向西南,经云贵进入缅甸,抵达印度,是为西南丝绸之路。
唐朝与天竺交往最有影响的人物是玄奘。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学习天竺佛教文化,并从天竺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促进了唐朝与天竺的友好交往。他并且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了重要典籍《***西域记》。
大夏人说这是商人从身毒(yuán dú,其时中国对印度的称呼)买来的。这说明我国的产品当时已输入印度。唐朝时候,统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与天竺交往频繁,表现为:1双方不断遣使通好。
唐朝与天竺的交往著名的事件是***高僧玄奘西行,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
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1、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天竺。唐和天竺往来不绝。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2)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入天竺,天竺从此结束了用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2、唐朝时中国和天竺交往很不密切,当时的中国倒是和朝鲜、日本、吐蕃、南诏、突厥、吐谷浑、高昌之类的国家交往密切。唐朝和天竺之间有吐蕃,吐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横亘在唐朝和天竺之间,使得双方交往很困难。
3、天竺是唐朝时期大国。根据资料查询显示,天竺是唐朝时期大国,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在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4、看起来***与天竺之间关系密切,也非常友善。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唐朝与天竺之间却实实在在的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核心人物便是***使者王玄策。
唐朝与天竺的交往历史贡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的使者、唐朝与天竺的交往历史贡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