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隋朝官仓和义仓分别有什么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隋朝针对粮食设了哪些仓?
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大业(隋炀帝年号)年间,全国一共建有六大粮仓。
隋朝有六大粮仓,分别是:含嘉仓、回洛仓、黎阳仓、永丰仓、河阳仓、常平仓。都修建于地下,温度凉爽,便于粮食保鲜。
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 含嘉仓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
洛阳发现的回洛仓遗址,属于隋朝的国家级粮仓,整个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65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隋朝统治者为什么要修建大量粮仓?
保证了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安全,每逢灾年可以平价出粮,使物价保持稳定,逢丰年可以大量屯粮,保证农民有收益。史料记载: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仅唐德宗贞元14年,一次出粜粟就达7万石。
为了把东南地区的粮食输送到长安和洛阳,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而建在洛阳的粮仓便用以储存输送到洛阳的粮食。
而城市的形成则是在农耕发明而使得粮食供给变得更丰富而且可信赖之后。然而,城市仍然需要一个四季都可以稳定提供粮食的方法,所以人民开始想办法要保这些季节性的谷物来供稍后食用。
形容似乎相当夸张,但考古发现,形容有根有据。在粮食充足之下,隋文帝储存粮食以防治荒灾,在全国各州设置官仓与义仓。含嘉仓 据史书记载,隋朝的粮食到了唐贞观年间还没吃完,依然可以食用。
隋朝设立义仓的目的是什么?
1、法律分析:是封建时期以国家的名义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粮食的仓库。于隋朝开皇五年创立的。隋朝时期,由于仓库设在闾巷,由社司管理,所以也叫做社仓。
2、赈济灾民,控制粮食价格,淘汰国家储藏的陈旧粮食。
3、隋朝设立义仓的目的是为备荒而设。《隋书·长孙平传》:“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4、隋朝***设置仓库的目的并不是用于赈济灾民,而是用来储粮于官,供特权挥霍的。
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隋朝官仓和义仓分别有什么用、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