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惠明和尚历史_唐代慧昭和尚

kodinid 50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惠明和尚历史,以及唐代慧昭和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惠明寺的历史

惠明寺始建于宋, 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由高僧惠明建寺,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改建,明清多次重修。1***9年,该寺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明寺位于景宁县敕木山亚峰惠明泉山上。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因惠明和尚而得名,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正殿,同治四年(1865)造后堂及左右轩,今仅存山门、石道及两侧残墙,天井原正殿木门残破,1982年后重建。

唐朝惠明和尚历史_唐代慧昭和尚-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惠明寺建于唐代(817—859),初名临水寺,迄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该寺始建至今,曾几经兴废,重建了五次。宋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重建时,改名惠明寺。

白玉仙茶的历史渊源

白玉仙茶--千年珍稀古茶,相传唐朝惠明和尚建寺时,神仙所赐,每年3~5月,茶芽洁白如玉,滋味特别甘甜鲜醇。

白玉仙茶,发源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后一株千年古白茶,世间独有。此茶叶芽乳白淡黄冲泡后又呈白色,古称“白茶”、“仙茶”、“兰花茶”、现名——“白玉仙茶”,叶芽四季变化,春季玉白、夏秋粉紫、冬季转绿。

唐朝惠明和尚历史_唐代慧昭和尚-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惠明寺寺院后生长着一棵古白茶,古称“仙茶”、“兰花茶”、“惠明茶王”。此茶,唐朝惠明和尚建寺时就有。《大观茶论》载有“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

白玉仙茶,发源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寺后一株千年古白茶,世间独有。此茶,叶芽四季变化,春季玉白、夏秋粉紫、冬季转绿。相传为仙人化身,自唐就有,最为神奇的是孤本自赏。

”激动之余的老杨自称金陵茶叟,并即刻创作了一首《白玉仙茶歌》 ,记录下他喜悦的心情。

唐朝惠明和尚历史_唐代慧昭和尚-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韶关的南华寺因何出名?有何典古?

1、唐代,宝林寺被敕名“中兴寺”、“法泉寺”。宋代才得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南华寺是一座中外闻名的佛教寺院,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它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约22公里的南华山,山上峰峦叠翠、古木参天、环境清幽。

2、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故又称六祖道场。1983年,南华寺被***院列为第一批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2001年6月25日,南华寺作为明清古建筑,经***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华寺有名,是因为有六祖慧能真身坐镇。他已经去世1300年,但肉身不腐,还存在南华寺。六祖慧能生活在唐朝,他父亲来自于河北范阳,恰巧张九龄的曾祖父也来自范阳。佛教中僧人坐化,真身不腐例子挺多的。

4、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

5、唐仪凤二年(677)始,中国佛教南派禅宗创始人六祖慧能来宝林寺说法37载,使南宗禅法大播于天下。故南华寺素有南禅祖庭之称,还与嵩山少林寺并称为禅宗祖庭,在东南亚佛教国家有重要影响

6、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马坝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南约22公里,这里依山面水,峰峦奇秀。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

唐朝惠明和尚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代慧昭和尚、唐朝惠明和尚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六祖 南华寺 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