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明朝修书历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修历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孟凡利:关于明朝的历史书籍(脉络清晰,最好是编年体)
- 2、明朝没史官吗?明朝历史为啥被清朝黑的一塌糊涂?
- 3、明成祖朱棣是什么时候开始编纂永乐大典的?
- 4、殿阁大学士在明朝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 5、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真的失传了吗?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
- 6、请问介绍明朝历史的书籍中哪些是正史?
孟凡利:关于明朝的历史书籍(脉络清晰,最好是编年体)
《明史》:《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中国历史通论》《中国历史通论》是2012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家范。本《通论》初版分前篇和后篇两部分。
《世界小史》本书由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撰写,一经出版便受到热烈欢迎。作者用成熟睿智的文笔,将人类自古至今几千年的历程浓缩在这本小书里,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神态鲜明、脉络清晰的景象。
我推荐这几本历史书籍《万历十五年》,《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国史话》。
《万历十五年》作者:[美]黄仁宇 简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明朝没史官吗?明朝历史为啥被清朝黑的一塌糊涂?
1、是这样。明代不是没有史官,而是每个朝代的历史汇编总编往往是新朝代来编辑旧朝的历史。比如:《元史》就是由明朝人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编。
2、其次,他们开始篡改历史,开始了针对士大夫集团揭露真相的文字狱。现在人们广为称道的四库全书,实际就是清朝对史料大量篡改的集成。他们删除了史料中对自己不利的记载,只留下了只言片语给后人看,迷惑他们的眼界。
3、除了他们为了统治汉人而不得不做出的黑明史的原因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满族统治中原之前就是处于一个奴隶制度的社会,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基本上也就靠着武力夺取了天下。
4、之所以明朝能存在二百多年,只是因为两个字:气节。例如黄道周、卢象升和孙承宗等,都是十分有气节的人。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张居正的存在。他改革的十分不错,延续了明朝的寿命。
明成祖朱棣是什么时候开始编纂永乐大典的?
1、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下令编写的。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
2、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3、《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4、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后,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
殿阁大学士在明朝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明朝的老朱家,废除了宰相。为了减轻点工作压力,不得不在洪武十五年,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秘书。后来为了再偷点懒,朱棣设立了内阁,延揽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阁臣政务自此始。
在明成祖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是由于工作量相当大,而且朱元璋一个人无法处理全国的政务,所以他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全部都是由文人充当。主要是给皇帝批阅奏章。遇到具体的事物时给出皇帝处理意见。
明朝建立的大学士制度防止了宰相专权,并建立了完备的中央运转机制。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一职,避免皇权旁落,不过,这样一来,全国军政大权就集于皇帝一人,皇帝的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真的失传了吗?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
1、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5代史,宋会要辑编,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来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2、《永乐大典》是一部将古代典籍***起来的类书。
3、公元1408年,一部由解缙、姚广孝主编,前后动用2169人编写,包含经史子集百家之书,总字数达到7亿字的宏伟巨著,终于宣告完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提起《永乐大典》,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的名字。
4、《永乐大典》正本在明朝晚年已经遗失了,多半是由于兵火原因。明仁宗的时候,抄了一份副本, 但在乾隆之后已经副本也只剩下9000册, 后来晚清时期又被其他列强抢去不少, 现在只剩下800册左右,占永乐大典全部的3%。
5、《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
6、就是在当时那个信息通信并不发达的时候,书籍是非常容易失传的。由此可见,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这本书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将花费非常大的金钱以及人力和物力。
请问介绍明朝历史的书籍中哪些是正史?
1、《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为裁、汪克宽等十六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
2、《明史》:正宗二十四史之一,由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明实录》: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
3、《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
4、《金史》撰成于元代,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2《元史》,明·宋濂等著。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2《明史》,清·张廷玉等著。
明朝修书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明朝修历法、明朝修书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