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学家大清债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学家大清债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著名的财阀?
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其事迹不再赘述,仅提一句,嘉庆抄家时所获财产相当于乾隆盛世18年的全国赋税收入,难怪时谚要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了。此人不选,此评当废!
伍秉鉴:商名伍浩官
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
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胡雪岩
清末红顶商人,因与左宗棠私交,包办军需物资业务致巨富。作一提名。
盛宣怀
清末官商代表人物,总办全国电报业务,承办汉阳铁厂、江南制造局等实业,个中中饱私囊,累为巨富。建议入眩24、小德张:中国最后一个宦官,凭其服务宫中搜刮之钱财,晚年曾在天津广置田产、开办当铺,小有名气。捎带提一笔。
王炽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初为官时,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后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还亲自经营工商业。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
1799年2月22日被嘉庆帝赐自尽,年仅49岁。
雍正王朝:八爷树大根深,又财大气粗,为何还是败给了“孤臣”?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皇阿玛是康熙,看电视剧“康熙王朝”不难得知,这是朝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康熙是一代雄主,年少时铲除鳌拜,后来平定三番,收复台湾,平定准葛尔丹等,战功赫赫。到晚年,康熙有些疏于政务,又想做一代圣君、仁君。官员结党营私、营私舞弊成风,连年的战争也耗费巨大,国库空虚。
在康熙的那么些子嗣里,比较有潜力的是四子、八子和十四子,本来十三子也不错,可以身体不好。八子善于钻营,很会笼络人心,朝廷很多要员挺他,被称为八贤王。十四子善于带兵,坐拥大军,镇守边关。四子也就是雍正,一直恪守本分,无论是赈灾还是整顿户部和整顿吏治,都是尽心竭力地办好每一件差事。不徇私情,一心为公。当然雍正也并非完全是孤臣,他文有邬思道这样的高人辅佐,武有老十三的支持。
康熙很明白,要消除积弊,延续大清基业非得有个行事果敢、手段泼辣的人才行。很显然,八贤王不是个合适人选,他上台只会加速王朝的衰败。十四子虽说有军事才能,但行事鲁莽,缺乏韬略。因此,选择雍正是必然。事实证明,康熙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雍正皇帝励精图治,革除积弊,殚精竭虑,使得国库充盈,也才有了后来的康乾盛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学家大清债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学家大清债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