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清历史地位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清历史地位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大清朝的历史地位?
盛极而衰的封建专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流传,但也克制了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
不过,这里要提一句,清朝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晚清时的大写的“窝囊”,尽管清初有“康乾盛世”,但是晚清给中国造成的创伤实在是太深了,让人欺负的体无完肤,千疮百孔,还在想着法的往自己荷包捞银子,享受;各种割地赔款,打法国打赢了还要给人赔款,真的是干啥啥不行,赔款内斗第一名!
不知道各位看官对大清朝是如何的感受。
回到正题,每个朝代当然都有他的进步和糟粕之处,那我们就来简单聊一下。
01 领土扩张
1760年,也就是乾隆皇帝时期,平定准噶尔后,清朝疆域达到极盛,总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
最重要的是,将新疆和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并实施了有效管辖,从最终结果上来看,也是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一点上,左宗棠抬棺复新疆那是如雷贯耳了。
清朝还收复了台湾、澎湖,领有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
02 人口兴盛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人的贡献,就拿战争来说,人少的国家,凑个5万军队都够呛,人多的国家,10万20万都是小菜一碟;那么对于经济生产以及文化传承来讲也是一样。
如何评价清朝的历史地位呢?当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态度,依其功过公正的予以评价了。历史上的任何王朝都是功过兼具的,从来没有出现过完美无缺的封建王朝。清朝在其两百多年的漫长统治期间,也同样是功过兼具的!
清朝之功在于:①、在其上升期,清朝努力开疆拓土,佂服了草原强敌蒙古部族。结束了绵延上千年的北方边患。②、清朝消灭了盘踞于东南的郑氏割据势力,收复了宝岛,为中国领土之完整作出了贡献。③、清朝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消灭了准噶尔部,重新将西域纳入到了中国之版图,为近代中国奠定了基础。(4)、清朝统治者加强了青藏高原的控制力,并在雍正时代对西南土司釆取了改土归流策略,完善了中央对这些地方的统治之稳定。⑤、清朝统治者釆取了“新滋人口永不加赋”的政策,虽然是为了延揽人心,但却在客观上给予了民众一些恩惠……
清朝之过在于:①、在其前期征服中原时,釆取了残酷的诛杀抵抗者的政策。所谓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即是其中一例。②、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区分“顺民”和“逆民”,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极端方式,对中原百姓适成了极为严重的伤害。③、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釆取了“文字狱”的极端方法。从而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桎棝了中国的活力,是导致中国在近代史上落伍的主要原因之一。(4)、在清朝后期面临“三千年所末有的大变局”时,为维特其一家一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以消极地态度应对改良。从而造成了因改良的不彻底、不完善,而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先进国家的现状……
关于清朝的历史地位,这些年在网络上也是褒贬不一!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网民对清朝都持否定态度!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从清朝开始是我国被西方列强入侵,一百多年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差点让我华夏文明进入万劫不复之地!但是,对待历史,我们要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上来看待,一个王朝,也不是都一无是处,需要我们全面的来解读它。
清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溥仪退位,总计296年。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分界线,前期一直算是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后期走向没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走向灭亡!
虽然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当清军入主中原后,很快就承袭了明朝的制度。可以说,清朝基本上把明朝的一些政治经济制度完整的继承下来!
对于清朝来说,最大的的贡献,就是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国土疆域!并且对国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推行行省制度,确立内地18行省,边疆地区设置将军辖区,在***实行中央册封班禅,派驻驻藏大臣,使***地区第一次明确纳入清帝国版图!对比明朝,清朝的疆域大大扩展,到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达到1320多万平方公里,周边的朝鲜,越南,缅甸等20多国为藩属国,年年纳贡称臣,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确立华夏朝贡体系!
明朝有效控制领土,不过是内地18省,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可以说,如果没有清朝取代明朝,那么今天我们今天的领土仅仅局限于长城以南而已!也就不会有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不管大家如何想,这就是现实!诚然,清朝从1840年开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丧失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赔款更是不计其数!从而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百年屈辱!但是,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丧失的国土基本都是边疆苦寒之地!内地18行省的基本盘没有丢!
这就好比,清朝就算是一个败家子,割地赔款,前提你得有家底败!尽管如此,留给我们现在还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也是我们今天崛起的根本!
想象一下,如果清朝没有入关,明朝此时已经腐朽不堪,而世界已经进入大航海时代,北面的沙俄一直向亚洲东部扩张,英法满世界开始建立殖民地!明朝一样躲不过被划分侵略的命运!试问一下,400万国土,最终能留住多少?恐怕就是南宋王朝的命运吧!
中国最后一个封王朝《大清王朝》爱新觉罗氏,究竟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人说清朝的统治是闭关锁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有人却说清朝的统治满汉一家,康熙,雍正,乾隆造就了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且生活富足,
而我说大清为现代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以清朝为题材的***剧作品数不胜数,从而也让人民多少了解了这个王朝,及这个王朝中的一些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众多,单单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有20几个朝代并存于世,但被人津津乐道,谈及最多的却只有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为什么只有这些朝代被大家所认同?因为这些都是大一统的朝代,更重要的是这些朝代都给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在世人眼里这些朝代地位比较高,那么大清王朝到底对做过什么,?在各朝代中地位如何?
大清原名《后金》,女真族,努尔哈赤(爱新觉罗氏)建立,入关前首都在辽宁省沈阳市(名圣京)入关后清朝做出比较重要的事情有:
第一:统一多民族国家,收纳蒙古诸部,将新疆和***纳入版图,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第二:人口之最,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_a***_]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第三:疆域最广,1316万平方公里(元朝打的疆域广,但实际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
以上可以看出清朝在历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每个王朝都有各自的使命,各方面的贡献,地位无法分出名次,也没有必要分高低,古人的风***不但被我们中华儿女所崇拜,也被多少外国人痴迷着。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清朝在甲午战前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自1840年***战争起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多灾多难而又跌宕起伏的近代史时期:这是一个屈辱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奋斗的时代。旧的制度在毁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个时代出现了《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时代也涌现出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刘铭传守台湾以及后来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等一系列反侵略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曲折的近代史重塑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坚韧底气。中国的近代史有着屈辱的历史记忆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沉沦的历史,事实上在这屈辱之中也有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正是他们的努力才缔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具体而言:中国近代史上大体有先后三场救亡图存运动——传统的封建士大夫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以孙中山先生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由中国***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这其中第一场救亡图存运动恰恰就发生在甲午战前,虽然这并没能改变甲午战败的命运,但不能否认的是:这场救亡图存运动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也使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相比甲午战后其实要高出不少。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成立了军械所,正式迈出中国近代史上仿制洋枪洋炮的第一步,但还没实现机器量产,完全是靠手工仿制,因此还难以成为近代军工。1862年和1863年李鸿章先后在上海和苏州成立了洋炮局。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军工由此正式起步。1866年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由此成立。1869年6月10日中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蒸汽轮船成功下水。此后安庆内军械所又成功仿制出当时西方的毛瑟枪和无烟火药。在创办一系列军工企业的过程中洋务派官僚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军工企业的创办都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于是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一大批新式民用企业被创办起来以解决洋务运动所需的资金问题。这些新式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反击了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轮船招商局成功将英国的太古、怡和、美国的旗昌等轮船公司排挤出中国江面。机器织布局用新式的机器织布方式同洋布展开激烈竞争。
除了兴办企业之外洋务运动也意识到了人才的可贵: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开设了英文、法文、俄文、天文、算学等新式学科。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局附设了船政学堂,这里实际上成为了中国第一代海军官兵的摇篮。1880年李鸿章奏请设立天津水师学堂,招收学生学习天文、地理、几何、代数及机器实艺等内容。这一时期京师同文馆曾翻译一系列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36种,大大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与此同时中国人自主创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1872—1875年清***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年又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1886年因东三省边防需要而架设了由奉天至珲春的电报线。1887年因郑州黄河决口“筹办工赈事宜”又架设了由山东济宁至开封的电报线。此后电报在中国日益普及起来,与此同时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也开始动工修建,海运也正逐渐替代传统的运河漕运。电报、铁路、海运的发展在和平年代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为与外国商战奠定了基础,在战争年代就会成为运送兵员、武器、粮草以及传递军情的重要工具。
洋务运动使中国人对外界的了解日渐清晰起来:***战争后清***一度患上“白人恐惧症”,以致于一度连拉美各国也跟在列强后面与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然而随着清***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之后这些条约有的作废、有的修改为平等条约。在与拉美各国修订条约的同时帝国也对列强的入侵进行了几次较为强硬的反击: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1879年曾纪泽迫使巴西在就虐待华工问题道歉并赔偿后与之签订了一个平等条约,此后根据这一范例又与夏威夷、秘鲁等国签订了平等条约,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兵威配合之下与沙俄达成《中俄改订条约》,从而成功挽回了伊犁以南特克斯河流域等处领土;1885年刘铭传在台湾击败法军将领孤拔;同年老将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在镇南关下大败法军。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美国海军年鉴》将北洋水师认定为世界第九、***的舰队(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当时的清帝国国土面积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多,经济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33%,整体军力被世界公认为是仅次于英、德、法、美、俄之后的世界第六强国。在甲午战前相比新兴的日本而言:其实列强普遍还是认为中国更强,以致于当时的英国报考曾声称: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列强通过甲午一战彻底看清了清***的外强中干,于是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为在甲午战前列强多少还视中国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然而在战后中国已彻底沦为他们眼中的一块肥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清历史地位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清历史地位怎么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