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法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法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法改革的意义?
历法,国之“根本法”,促成“三观”观念,影响思维模式,导向行为方式,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攸关,长远至要。
历法以国“法”统一为前提,以生产生活实践需求为依归,以科学正确为依据,以文化传承为脉络。当下今后,西历须继续使用,无须赘述。中国传统历法从国家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化性出发,同时保留自亦无需多费篇节。二十一世纪,已充分具备科学知识条件,从传统文化、新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趋向需求出发,对传统历法进行验证、总结、反思和完善。
以明末崇祯历法改革的《崇祯历书》修订为中心,在考察明末改历的史实基础上,探讨引起明末历法改革的主要因素。指出明末历法改革不是一项现代意义上纯粹的科学活动,也不同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历法改革,它是以西方科学理论为基础开展的一次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政治活动。
明朝天文成就?
天文历法
中国素来重视天文历法,不仅仅是中国古人对于皇权有着“受命于天”的理念,还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明朝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明朝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于1383年新建观象台;1493年又造有模拟天体运动的浑天仪;即便是到了明朝末年1634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依旧编纂完成了《崇祯历书》一书,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做了简单介绍,并对其中内容做了大量的引用。
天文气象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
2.
数学物理篇 数学 物理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
3.
医学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是我国现存最大...
4.
农学篇 1376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
大明历是谁编制的?
《大明历》是由祖冲之制定的。
祖冲之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大明历》的制定。
在古代,我国历法家将计算闰年时***用的十九年制称为“一章”,一章包括19年,在这19个年头中,有7个年头是13个月,这7年就是闰年。这种闰法虽然一直沿用,但是还不够周密,并不精确。公元412年,北凉赵扉在《元始历》中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600年中间插入221个闰月,只是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后来人们仍然***用的是19年7闰的方法。到了祖冲之,他通过观察觉得19年7闰闰数过多而赵厞又过于稀疏,于是,他提出了391年内144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除了改革闰法以外,祖冲之还破天荒地第一次应用了“岁差”。在继承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他证实了岁差现象的存在,精确的算出岁差的数值是每45年11个月后退1度,而且还把岁差运用在他制作的《大明历》中。
此外,祖冲之还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求出了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
所以,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祖冲之终于成功制成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这是祖冲之自己努力钻研科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天文历法中的天才著作。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人们不仅把小行星1888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另外,还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法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