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有料隋朝那些事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有料隋朝那些事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唐代官员品级从一品到九品分九品,再按照正、从、上、下共分三十级。宰相也就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以及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都是正三品,在往上还有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四个等级。
但是唐代不仅仅有官职,还有爵位,还有文武散官,有勋官。因此在正三品之上还是有很多的,只是很少授予一般大臣或者说很少给予实权,只是给个名誉。
正一品有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其中天策上将只有李世民做过,之后就不再设此官职。另外亲王和公主也同正一品。
从一品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和骠骑大将军两种文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几个爵位也等同从一品。
正二品有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其中尚书令因为初唐时候李世民做过,后世没有再授予其他人。另外有文散官的特进和武散官的辅国大将军。开国郡公的爵位和上柱国的勋爵。
从二品有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护府大都护。文散官光禄大夫、武散官镇军大将军和开国县公的爵位以及柱国的勋爵。
这里面出去爵位之外,文武散官经常给予大臣以示皇帝恩宠,但是像太师太子太师等官职经常会给一些老臣,但是都没有实际权利,只是一个名义,也有的是在大臣死后追赠,以示皇帝的认同和悼念。比如李绩死后就被高宗李治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所以说唐代中后期,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基本已经站在权利的顶峰了。
(我是公子皇铘,请多多点赞关注,也欢迎留言探讨交流!)
我们很多人看过《宰相狄仁杰》,狄仁杰虽是宰相,但也只是正三品。
印象中宰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宰相只有三品,那一、二品得是多大的官?
唐朝官阶分为九品,分职官、勋官和爵官。简单的说法就是,职官才是实际的官职,手中拥有行政权力,比如尚书令、尚书、中书令、侍中等;勋官是用来表彰有功人士的后人,如上柱国、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爵官是按地位封的,如亲王、郡王、国公、县公等。
唐代的官、阶、爵、勋等官职非常复杂,清代比较简单,官职主要九品十八级,而唐从四品之下又有上下之分,一共三十级。这里只说一二品的官职,四品以下的就不多说了。
正一品大官分三师与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和太尉、司空、司徒。而从一品指太子的三师,这一品级以上的官位只是一种高虚衔,没有实际权力,也并不常设。一品的官职是合适的时机给合适的人,而且被授人员一旦死亡就不再补充,所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让人倍感尊荣罢了,与之对应的是爵官的亲王或郡王。
正二品的官位在武则天之前,只有尚书令。但李世民在做皇帝之前就曾当过尚书令,所以这个位子没有不识相的敢坐。因此唐代的尚书令一直都是摆设。记得好像只有郭子仪曾被授予这个官职,但他还不敢接受,所以这个官职也是有名无实。也因为这样,尚书令的佐官左右仆射就变成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官职从二品。尚书省是唐代最高行政机关,类似现在的***院。
职官
正一品
唐朝没有宰相的官职,只有品秩,唐朝是继承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授予了很多三省六部的长官为宰相,所以唐朝的宰相很多,名为群体宰相,三省六部长官在品级里只到正三品,这就意味着在唐朝正三品就能担任宰相了,并不是宰相只有三品,以《新唐书·宰相表》作参考。
唐朝中期,与郭子仪齐名的宰相裴度,死前只坐到了正三品的中书令,但死后直接赠一品太傅。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官为侍中,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吏、户、礼、刑、工、兵六部尚书,都为正三品官职,如果有国家大事,群相们在一起会商,这些都是实权宰相,所以造成了后人认为唐朝宰相只有三品的***象,但是三省六部有个中枢为尚书省,以前秦王李世民担任尚书令,后来此职位就一直空缺,由尚书令的副手左右仆射主持事务,所以左右仆射也是宰相,为从二品,更以左仆射为朝廷首相。
绘像凌烟阁的工部尚书屈突通,也是实权宰相,但只是个正三品,死后才赐二品左仆射。
正三品以上的官职大多为荣誉职衔,比如二品的太子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还有文官系的光禄大夫,武官系的镇国大将军和辅国大将军,这些都是正三品的重臣加衔后提升品级的,或者给皇室加的荣誉衔。比如咱们津津乐道的薛仁贵到死也只是个三品卫大将军,而绘像凌烟阁排名第十的段志玄,生前坐到了从二品镇军大将军,死后赠了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
房玄龄,唐太宗时期宰相,官场升迁之路可堪为楷模,李世民即位时任正三品中书令,后升从二品左仆射,累功至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死后赐正一品太尉,绘像凌烟阁。
一品官职与二品一样,大多荣誉职,比如从一品的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唐朝也有延续幕府制,所以王公贵胄得到皇帝重赐后可以开府建衙,官职为开府仪同三司,意思是这个府的级别和三公三师一样,三公是司徒、司马、司空,三师是太师、太傅、太保,唐朝是正一品,三公三师是最尊贵的荣誉官职,有的活着就能获得,比如长孙无忌辅佐唐高宗拜为太尉,郭子仪因力挽狂澜也活着封为太尉,大唐军神李靖是死后封为司徒。
我们知道唐代是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下有六部,分别为兵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而六部的尚书是正三品官,那么一品,二品是什么官呢?
唐代并没有设置丞相,但是三省的长官相当于丞相,也就是尚书省的尚书令,但因为李世民曾经担过尚书令,所以尚书令基本空缺,而由左右仆射实际负责,开始时期为正三品,后来为成为正二品,
中书省的长官叫中书令,还有一个名字叫内史,门下省的长官也叫侍中,还有一个名字叫纳言,中书令与侍中是正三品的,后来成为正二品,所以也叫同中书门下三品。
另外还有那些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些也都可视为丞相之职。
那我们再来看看各品阶的官职都有哪些。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此为三公),天策上将,王。
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仪同三司,骠将大将军,郡王,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有料隋朝那些事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有料隋朝那些事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