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道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道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有蜡烛了吗,用什么做的,能滴到身上吗?
当时就算是皇帝也很难点蜡烛,到了南北朝蜡烛开始普及,不过也很少。到了宋代成为通商的物品,那也是有钱人家的用品。到了明清蜡烛才开始普及。唐代有剪刀吗?
唐代确实有剪刀。剪刀是一种用来剪裁纸张、布料等物品的工具,其结构由两个交叉的刀片组成。唐代剪刀多为铁制,具有弧形刀片和双手柄设计,以方便握持和使用。剪刀在唐代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制作、书法绘画等领域。在唐代的文献和艺术作品中,也有描绘剪刀的记载和形象。唐代剪刀的存在,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方便工作和创作的需求,同时也展现了当时工艺制造水平的发展。
唐代娶亲用的车叫什么?
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
在传统的婚俗中,花轿是不可或缺的道具,并由此衍生出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压街(颠轿)、落轿等一系列繁文缛节,把整个送嫁迎娶活动的喜庆气氛推向***
唐代以前迎娶新娘都是用畜力车,改用轿子迎娶新娘,应该是兴于宋代。以后历代一直用轿子迎娶新娘,直至民国后期。由此算来,喜轿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轿子本是由车发展进化而来的,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据《明史·舆服志》记载:轿者,肩行之车。它主要用于官府,称为官轿,是封建时代官员出巡的交通工具。
按规定,普通百姓是不能随便使用轿子的,但如果是举办婚礼,那又另当别论,但那轿子要用特定的喜轿,或曰花轿。
唐朝有件发明一直被禁止,相传是女性在夏天为了凉爽而发明的一个神器,你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被禁止?
三伏天气,着衣如火。
现代的女性因为有内衣加持,能够很好的把“隐私地带”保护好,外面再象征性地罩个衣服,就可以达到清凉的效果。
古人没有更多的选择,很多时候露个胳膊在外面,都会被认为是“不合礼法”。
《晋书》记载,有一次魏明帝曹叡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就穿了个半臂(也叫半袖,即短袖)出去接待臣子,被一个叫杨阜的大臣瞧见了。杨阜这货也是太耿直,一点面子都不给魏明帝,径直上前奏道:
翻译过来就是:皇上啊,您穿着半臂出来,像什么样子嘛!
杨阜将魏明帝损了一顿之后,魏明帝深知有愧,也不好意思辩驳。杨阜如此进谏,他的言外之意则是说:以您的高贵,穿这等下人的衣服怎么合适!
一个皇帝穿着半臂去上朝,尚且被臣子给呛成这样,更勿论宫中女眷。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朝的女眷比之其他朝代,幸福的简直不要太多!因为唐朝的女人不仅可以穿半臂,衣领还可以低到极致!
大概,这与唐朝兼容并包的风气有关吧。
唐朝以胖为美,所以唐玄宗宠妃杨贵妃身高163公分,体重却有120斤。这样的身高体重,用今天的身高体重标准公式计算的结果是:微胖。
通常,瘦子和胖子对世界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个道理很简单:胖子因为肉多,对身体五脏六腑、皮肤等的感知力都与瘦子不同。这,也是胖子较瘦子更怕热的原因。
相比其他朝代和今天,胖胖的唐代人更迫切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便是:如何在夏天得到清凉,也就是俗称的“降温”。
没有冰箱、没有空调的唐代微胖女人怎么降温呢?答案只有一个:少穿,穿少!
这个答案,在唐代各古诗词中被充分应证了,至于唐代女子为了凉快穿得有多少,还得稍后从诗词中具体分析。
《云谣集》是在敦煌时室中被发现的唐代民间词集,其中《云谣集·风归云》里有一段描述是这样的:
不用说,这段话是用来描写女人的。“嫩脸红唇”四字不用解释,字面就可以读懂,说的是女人面容的娇俏可人。而这“雪散胸前”,其实也很好懂,就是:白色的胸脯像雪一样洁白。
这本来也没什么,今时今日,“雪散胸前”的女子,大街上到处都是。之所以有什么,乃是因为:这是唐代啊!
这首词绝不是唐代诗词中的特例,而是常态,不信请看另一首中的这句:
图为出土的唐代人俑
安禄山除了“安史之乱”,还为世人留下了一个“禄山之爪”的典故,可以说是最早的“咸猪手”。
禄山之爪
安禄山当众一把把杨玉环(杨贵妃)的胸抓出了一道血痕,杨玉环为了遮羞,用“诃子(古代女子的胸衣)”遮住胸,以免被看到。
传说是这样的,安禄山因战功卓著深受唐玄宗喜欢,而杨玉环担心玄宗先走一步之后,自己被太子欺凌,所以拉拢安禄山,想和他搞好关系。神女有心、襄王亦有梦,安禄山对杨玉环也极尽讨好之能事。
拜杨玉环为母,经常入宫拜见杨玉环。有一次,杨玉环赐安禄山在华清池洗浴,安禄山让侍女把色锦结成了一个摇篮,自己卧在摇篮中,让宫女抬着摇篮到杨玉环处。安禄山对着杨玉环“妈妈、妈妈”的呼喊不止,可见安禄山有抖M的性质。
二人渐生情愫,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竟在杨玉环的胸上抓出了一道血痕。杨玉环怕唐玄宗看到,裁了一段锦缎遮住了血痕,后世谓之“诃子”,也就是胸罩的前身。
随后安禄山笑对身边的将士们说“贵妃人乳,滑腻如塞上酥”。
杨玉环为什么要“专门裁了一段锦缎”遮住胸呢?因为当时大唐民风开放,女子衣服的样式也开放至极,“齐胸襦裙”令人眼花缭乱,所以安禄山在她胸前抓了一道痕,倘若不加掩盖,以当时杨玉环的服饰是遮不住的,足见是多么“清凉”了。
明人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写道:
意思是杨玉环酒醉之后,微露***,唐玄宗揶揄道“胸部很娇嫩很白皙”,安禄山在旁边说道“贵妃的X滑腻腻如同塞上酥”。玄宗取笑道“真是个胡人,只知道酥”。
唐朝,大家或许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很出名很是繁华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经济政治都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边境稳定,人民的生活富足。不过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长期的生活稳定,还有一代女王武则天的存在,唐朝的时候,女子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高。
而且也正是因为生活比较稳定富足,所以人民的心态也更加的平和包容,这个时候的民风也是非常的开放,这个时候,女性的生活比起来之前和之后的国家来说,都是非常美好的。
而这个时候的女性,不像之前的朝代一样,是养在深闺从来不出门的大小姐,而是可以和男性一样,去骑马射箭,穿着随便自己喜欢的衣服的。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之下,大家可以想一想,那女性自然是要找自己舒服的衣服穿了,在闷热的夏天让她们裹在厚厚的衣服里边自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传说的“坦胸装”就出现了。
在这里要多提一句,唐朝时候以胖为美,而她们的胖虽然是那种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但是那也是有一些热的。而且还有就是,一般来说,这样身材是女生自然是胸比较大的,所以呐,这样的衣服也更加可以凸显出来女生的女性魅力,所以在思想比较保守的古代,可以说是给了女性一个名正言顺展示自己的机会。
接下来我来大概介绍一下“坦胸装”的具体样子。古人一般都是穿襦裙的,就是上衣和下边裙子分开的那种,而早在汉魏时期的时候,就有女性因为忍受不了炎热,发明了“半臂装”。“半臂装”简单来说,就是基本相当于咱们的短袖,就是把普通的汉服去掉了一段袖子。而在唐朝的时候,变化就大了,不但没了领子,而且也没了袖子,衣服也变成对襟样式的了,甚至有些衣服的款式是没有扣子的,就用一根纽带把衣服两边连接了起来。
大家可以大概想象一下,这样的衣服可真的是非常开放了。而这还不算是最凉爽的,唐朝的时候还有一种衣服,是直接把裙子提起来,用一根绳子系在胸上,外边搭一条用丝绸或者透明的纱制成的长围巾,旋转于手臂之间,这个大家应该在电视里也看到过,就是仙气飘飘的那种,至于里边的裙子,要具体说样子的话,大概跟现在的洗完澡后浴巾围起来差不多?
唐朝的女性为什么会这么大胆呢?其实这跟千古第一女皇帝武则天是分不开关系的,人都有崇尚强者的天性,而武则天不但做了自古以来男人才能干的位置,而且还做的是风生水起,那自然是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其实上述很多衣服,都是武则天发明的,见自己的偶像这样穿,广大平民女性自然是争相模仿,也正因为如此,掀起来了这样的一股潮流。
其实这个时候唐高宗李治是有些想要阻止她们这样穿衣服的,因为实在是容易走光,但是因为武则天太过于强势,就没有收到什么显著的效果,在武则天的带领下,这样的衣服在唐朝还是发展起来了。
不过在过了唐朝之后,男权主义又占领了绝对的上风,所以他们自然是不允许女性这样穿衣服的,于是在之后的朝代,这样的“坦胸装”就被绝对禁止了,这项代表了女权的发明也被绝对的封藏起来,女性也不能再这的随便穿自己想穿的衣服了,“坦胸装”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道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道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