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的井州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的井州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滑县古代叫什么?
滑县,古称滑州,始为颛顼建都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南省直管县。滑县,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隋唐大运河滑县段保护、“米”字形高铁等多重战略交汇区,是豫北区域性中等城市。滑县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城镇化率达35.09%。目前,滑县撤县建市工作进展顺利,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城市化转移诉求强烈,房地产市场的刚需需求大,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强烈。
滑县,地处安阳、濮阳、新乡、鹤壁四市环抱中心,郑济高铁、濮卫高速、大广高速、济东高速和新菏铁路穿境而过,与107国道、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濮鹤高速、安罗高速等公路铁路干线,构成四通八达的“井”字交通网络。
古代叫滑州。
是现在河南安阳的滑县,滑州作为地名从隋朝开始一直沿用到明初,春秋时,滑县为卫国的曹邑。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至明初,滑县称滑州。洪武年间改为滑县至今,滑县是河南重要的产粮基地。
沧州乌龙堂八角井有多少传说?
沧州仵龙堂八角井传说很多,以下为其中几个:
1. 传说该井与宁陵之战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大军在宁陵一地与蒙古军队激战,最后大获全胜。太祖朱元璋在此地休息时感到非常渴,于是下令寻找水源,最后在此发现这个井,亲自取出水来喝。因为喝过水后感到神清气爽,便命名为“神井”。
2. 有传说说当时的沧州封建社会盛行排挤贫苦人家的风气,一个叫做李大嘴的穷人来到井边想喝点水解渴,被旁边的炉子夫人看不惯,便将一只鸡掉进去,谁都不知道,可是李大嘴却喝了口这个井中的水,并打了个响嗝。风流浪漫的诸葛亮亦曾在八角井饮水。
3. 另有一说是南宋时期,当地曾发生大旱灾,村民们前来祈雨,经过诵经数天,终于祈得天降甘霖,八角井从此便称为“神井”。
4. 还有一说是明朝年间,有一个叫做叶俊良的人在考试中考了个第一,得到了一副状元棒,欢天喜地的跑到井边想庆祝一下,却不小心将状元棒掉进了井里。之后,叶俊良每到八角井旁都会放声高歌。这个传说因此流传至今。
八角井又名八角琉璃井,位于沧县仵龙堂乡前仵龙堂村东200米,沧盐公路南侧, 距沧州市区25公里,1989年12月1日,被沧县***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9***年7月重修。井外周长31.2米(3.9米×8边)、外径10.2米,内周长12米(1.5米×8边)、内径4.4米。井位于大洼中,在原先仵龙堂庙前,1938年日寇侵华时庙毁井废,1980年重修周边台阶三层,井口阔约3米。
关于八角井,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一九八零年仵龙堂村民挖出旧井照原样砌出地面。据《沧县志》记载:“在旧州城东南15里,后魏延兴初(公元471年)大浪淀水溢,村陷为池。因名为仵清池。今池西新村曰仵龙堂。池中有井,砖砌其栏,成八角形,俗呼八角井。俗云:仵龙注雨八日夜,仵清村遂陷。许旌阳逐获之,囚锁井中。”又传“井上横有一棵木梁,铁链垂于井内,曾欲提出,拉索几日夜不尽,忽见水中出血,众惧,遂将链复还井中”。但今之八角井,仅存其形,梁链皆无 。
一千五百年前,仵龙堂村叫仵清村,村里有位单身的李老汉,住着两间破草房,种着二亩薄田。乡亲们叹惜他忠厚善良,就凑钱为他娶了一个后婚。第二年,老伴身怀有孕,奇怪的是,十月怀胎也没有生个一男半女。直到甲辰六月二十八辰时,怀胎三十六个月,才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五十多岁得了儿子,乐得李老汉合不拢嘴,就求村里的秀才给孩子起名。那秀才念念有词:“孩子降生在辰时,按地支而言辰时为龙,就叫仵龙吧!”这仵龙三岁能帮母亲抬水,五岁就替父亲犁田。
这年老天爷一场像样的雨也没下,禾苗干得要死。人们挑水浇田,一天也浇不了半分地,愁得李老汉他口打咳声。懂事的仵龙心疼父亲,便不声不响走出家门,来到井沿,化作龙形把尾巴伸到井里,提起来就是一片水,就这样一提一甩地浇起地来,浇完张家浇王家,浇完这洼浇那洼,连干了三天三夜总算把全村的地都浇了一遍。可把仵龙累坏了,回家倒头便睡,睡着睡着就显了原形。母亲怕他冻着,进屋去给掖被角,不看则可,一看吓得她魂都飞了,炕上盘着一条大黑龙,她大喊一声扭头就跑。惊醒了熟睡的仵龙,他觉得吓坏了母亲,闯了祸,又怕父亲责骂,就腾空而起,也往外逃。母子俩一上一下走得急,刚迈出门口,就把门带上了,正好卡着仵龙的尾巴,小仵龙顾不得疼痛,猛地纵身,挣断了尾巴,向北飞去,一口气飞出三千里,落进黑龙江。
失去儿子的老两口,思子心切,愁得双双病倒。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白龙奉旨掌管这一带旱涝雨晴。这个浪荡哥儿那管百姓的死活,整天兴风作浪,淹没良田,百姓们恨透了小白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的井州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的井州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