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朱元璋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朱元璋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朱元璋的历史?
朱元璋在创立明朝帝国之前,曾参与推翻元朝的反抗军,当时他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
朱元璋颇得郭子兴重用,短时间内就被任命为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总兵。但是驻守和州的将官,大部分都是长年跟随郭子兴的部下,朱元璋算准了他任和州总兵,众将官一定不会服气,决定用一些方法奠定自己的领导地位。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幼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
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因旱灾和瘟疫的泛滥而过世。出于生计的原因,朱元璋去皇觉寺做了和尚,云游于淮西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十二年(1352年),他投靠红巾军领袖郭子兴,时任右副元帅一职。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军先后攻下集庆、浙江等地,因战功加封吴国公。元至正二十八(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称帝后的朱元璋接连出师平定福建、广东等地,随后又定下北伐的战略,最终于洪武元年(1368年)攻破元大都(今北京),元朝自此覆亡。在此之后,朱元璋还曾数次遣将北征,以打击元朝的残余势力。洪武四年(1371年),明军消灭大夏政权,成功平定四川;洪武十年(1377年),明朝平定云南,为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案”一事,左丞相胡惟庸被处死,朱元璋还一并罢免中书省及丞相,将其权力归于六部,且直接由皇帝掌管;大都督府也被改为五军都督府。此后又屡兴大狱,追治“奸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发,总共牵连一万五千余人,包括蓝玉在内的建国功臣均被***。
在政治上,朱元璋***取诸多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就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主要负责民政事宜;又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主要负责刑名;并将军事的管辖划分给都指挥使司,最终形成地方三司制度,三者分别负担着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权分立又互相制约。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于南京西宫,年71岁,卒葬南京钟山孝陵,谥高皇帝。
朱元璋在位多少年呢?
朱元璋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共计31年。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间,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在位30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元璋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元璋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