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报唐朝,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简报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简报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太宗时的(开元杂报)被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之一,对吗?
  2. 1963年,沈阳皇太极陵发现秘密通道,考古人员差点丧命,这件事是真的还是杜撰的?
  3. 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

唐太宗时的(开元杂报)被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之一,对吗?

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唐代***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

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纬集·读***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1963年,沈阳皇太极陵发现秘密通道,考古人员差点丧命,这件事是真的还是杜撰的?

事情是真的,但却被很多自媒体添油加醋夸大了。

历史简报唐朝,-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清昭陵(皇太极陵)并未进行考古发掘,所有没有权威的考古发掘简报,目前能够找到的相对权威的关于“清昭陵秘密通道”的记载,是由沈阳市旅游局发布的。

早在1949年,就有传闻称东北博物馆(后来叫辽宁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发现了昭陵的地宫入口,但因有石板阻挡,未能深入地宫内部,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1963年,昭陵公园管理所工作人员在陵寝西侧风水墙外树林里巡视时,发现一只狐狸,在追踪时意外发现了一条暗道(是否通向地宫不得而知),上有大青石板阻挡,由于当时清昭陵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决定停止深入挖掘。

历史简报唐朝,-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到1965年时,为了修建人防工程,在沈阳市文化局、公安局等部门协调下,考古专家才带着考古用具深入这条暗道,希望验证暗道究竟通向何处。

这条暗道的洞口长约1.5米,宽0.5米,距地表1.5米,原本就比较狭窄,在考古队员依次进入之后,东西走向的暗道越来越狭窄,考古队员从猫腰、蹲走到最后不得不爬行,但还是遇到了石柱阻挡,无法再深入进去,在这个时候考古队员们决定撤出暗道。

(注:图文不相关)

历史简报唐朝,-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不过由于暗道过于狭窄,队员们转身比较困难,只能爬行退回,速度较慢,加上暗道空气稀薄,所以才有了所谓的“差点丧命”,最后是地面考古指挥部通过在地面打坑的方式将这些深入暗道的队员们救出。

皇太极的陵寝叫清昭陵,位于沈阳北约十华里,也叫北陵。在北陵里发现秘密通道不是杜撰是事实

北陵是清朝第二代君主皇太极的陵墓,在清朝帝王的陵寝里,清东陵有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都被盗过(东陵共埋葬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但北陵显得最为平静,因为它的地宫始终没被人打开过。

至于清昭陵地宫没有遭到盗墓贼光顾的原因,人们大都认为,一是因为清初皇帝的生活都很清苦,比如皇太极的老爸努尔哈赤当初建汉王宫的木料还是拆了汉代的建筑,就连他的后宫妃子也是和宫女们混住在一起。二是因为清初皇帝沿袭了满洲先祖的火葬习俗,即随葬品大都与遗体一同火化了,那么皇太极的地宫里面估计也就很简陋,所以才没入盗墓贼的眼。

但自从发现了清昭陵秘密通道之后,各种传说就层出不穷,有人说地宫里面藏有许多奇珍异宝,有人说皇太极的梓宫被铁链高高地悬在两根汉白玉柱子之间,悬棺下面有一口金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井玉葬”,还有更离奇的说法,说地宫里面有清宫鬼怪……。

而这些说法都源于5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不但险些挖开了北陵地宫,还差点要了几名考古人员的命。

1963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清昭陵管理处的两名工作人员巡逻到陵园西侧时,突然发现前面卧着一只大狐狸。

这只狐狸看见有人过来,左蹦右跳迅速钻进附近的树洞中不见了踪影。这两人就拿来水桶,向树洞中灌水,想将狐狸逼出来。

他们往树洞里面灌了一桶又一桶的水,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直不起腰了,却始终不见狐狸的影子。这两人感觉情况不大对劲赶紧报告了管理处。

领导就组织人员拿来铁锨铁镐,沿着大树的周围挖了约有一米多深,露出了一块表面平整而光滑的青石板。他们撬开石板发现下面竟是一条黑乎乎的地道,他们怀疑这是清昭陵的地宫入口,就暂时掩埋了洞口,向上级做了汇报。

直到1965年,一支由考古部门组成的三人探险小分队进入隧道探查。

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北郊,是清朝在关外最宏伟的一座帝王陵,此地称为昭陵。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继承汗位。

1643年9月27日,这位咤风云的马上皇帝暴毙身亡,那时清朝还没有入关。因此被葬在昭陵。关内的清东陵和清西陵,都被盗墓贼光顾过。东陵大盗孙殿英把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洗劫一空,而清昭陵却安然无恙。

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昭陵,成立了巡逻队,巡逻在清昭陵的周围。1963年,他们发现了个大洞,一时也摸不着头脑,马上把这件事马上报告给考古队。***马上成立了由军人,警察和考古队员三人组成的小组。进洞一看究竟。

当三人走到100米左右时,被几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洞内非常狭窄昏暗,前行的路被挡住,转身回去又转不过身来,三名队员被困在洞内,危在旦夕。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求助,救援队及时赶到,把他们三人及时救了出来。从这个洞进去是否能到达墓室?成为一个谜。但是这件确实是真的,不是杜撰出来的。

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

今天历史悄悄话与大家分享一个轰动全国的现世报案件!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拐卖案件较多的一个年代,涉案人员被金钱迷了双眼,大肆拐卖妇女儿童,在他们眼中人性和人命在金钱面前仿佛一文不值。

在重庆市荣昌县古昌镇严家桥村竟然有一个家族式的拐卖人口团伙,他们在陈定旗、彭洪菊夫妇的带领下犯下滔天之罪:

自1986年到1992年6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65次有***、有目标的至河南山西等省的偏远地区将荣昌县的85名妇女、儿童、婴儿进行贩卖!

更为罄竹难书的是他们利用当时农村人超生普遍而又害怕被罚款的心理,在农村明目张胆的以男婴儿1000元,女婴儿150—500元的价格四处收购婴儿,甚至有时会专门偷盗别人家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将这些通过不同方式得来的婴儿转手以几千元的价格贩卖到河南等省。

期间因为婴儿抵抗力较差,容易生病,他们不仅不给婴儿医治,那些病的严重的孩子甚至会被直接抛弃,据统计有10多名婴儿被抛弃致死!

1992年5月,荣昌县公安局打拐办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派专案人员展开秘密调查。3个月后,这件惊天动地的拐卖案件终于大白于天下。

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后,荣昌县公安局在92年8月7日晚组织大批警察在严家桥村展开行动。

这次抓捕行动将该家族式犯罪团伙的骨干人员抓获,而前往河南刚贩卖完一次妇女婴儿刚刚返回重庆的彭洪霞却得到风声,她成了最大的漏网之鱼!

1993年期间荣昌县公安局打拐办民警顺藤摸瓜,走遍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又将此人口贩卖组织的2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办案人员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总共批捕抓获42名犯罪人员。其中以彭洪菊丈夫陈定旗为首的4名要犯被处以***,其他几十人也按犯罪情节大小分别处以死缓、无期、有期等相应的刑事处罚。

我认为现世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家族的命运。曹操在世时,上欺天子,下压百官,玩弄权术无所不及。后至其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给他,终于实现了谋汉的野心。汉献帝悲伤的归向寿阳县,可天道轮回到了魏主曹芳在位时由于曹爽无能,黄帝弱小,权臣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三族,架空曹芳,掌握了曹魏的实权。而后其子司马师继承大将军位,废掉曹芳,立曹髦为帝,欺压皇帝,权侵中外。后其弟司马昭杀曹髦,欺辱曹家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而后又立曹奂为傀儡政权。直至其子司马炎继位终于废掉曹奂建立西晋王朝终止。

前后两个过程再相似不过了,曹操加给汉献帝的痛苦与屈辱到头来全加在自己家族身上,唯一一点可称的是由于魏带汉时没有加害汉献帝,所以西晋带魏时也善待了曹魏的宗族。

解放战争时期,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甚至都很难说到底是哪个阵营的军队将领郝鹏举,因为见利忘义的品性,遭人唾弃,在他受到攻击时,周围的友军都袖手旁观。被俘后又戴着自己给别人定制的脚镣,直至最后被我押解的官兵擅自处决——在我军历史上,被俘后遭枪毙的敌军将领寥寥无几。

郝鹏举在青年时期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颇受冯玉祥重用,但在中原大战时,他忘恩负义,投靠了蒋军,后来又转身投靠汪伪***。日本投降后,郝鹏举再次反身投蒋。如此反复投降叛变成了他的习性。

1946年,蒋军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郝鹏举为司令的新编第六路军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他见大事不妙,为了不被全歼,就托人联系陈毅司令员,之后举行战场起义加入我军。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郝鹏举骨子里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见风使舵已成为他的拿手好戏,等时局一有风吹草动时,他马上又成为‘墙头草’。

当蒋军再次集结数十万大军对解放区大举进犯时,善于投机的郝鹏举又打起了反叛的主意。虽然陈毅极力拯救,但郝鹏举最终还是言而无信,再次投向蒋军,并残害了几名我军驻其部队的干部。

但郝鹏举这次失算了,投降后并未受到重用,这也让他大为恼火。郝鹏举的***行径引起了我军民的极大义愤,大家纷纷要求对他予以讨伐和严惩。

经上级批准,我军决定在与其作战时将其歼灭。可笑的是,当我军对郝鹏举进行打击时,其周围的蒋军却充耳不闻,袖手旁观,无一人前来救援。郝鹏举的无底线的行为,千夫所指,为人不齿,无人支援也是他的报应。

经过战斗,郝鹏举部被全歼,他本人被生俘。陈毅见到他后,义正辞严的痛斥了他的***行径,让他无地自容。

被俘后,为了防止他逃跑,郝鹏举还受到了戴脚镣的‘特殊待遇’,这在我军是很罕见的事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副脚镣是郝鹏举专门为与他不合的副司令定制的,还特意在上面铸上了‘郝鹏举制’四个字,他做梦也没想到,现在却戴在了自己的脚上,真是恶有恶报,自食其果。

后来,我***移时,负责押解他的官兵,对郝鹏举的奸诈、投机***本质和***我驻其部队干部的恶行,深恶痛绝,为了防止他途中逃跑,在未经请示上级的情况下,就将郝鹏举处决了。其后,陈毅主动承担了责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立马就“现时报”。今天我介绍一下***杨虎城将军、小萝卜头烈士的凶手杨进兴的罪恶下场。

杨进兴(1917——1958), 浙江宣平人,1940年参加军统,曾任军统重庆白公馆看守所所长。他心狠手辣,穷凶恶极,恶贯满盈,罪恶累累,是一个双手沾满了***人鲜血的刽子手,在白公馆,以惯用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而恶名远扬。

1949年,当解放的炮声逼进重庆,杨进兴仍然执迷不悟,死心塌地地效忠党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四川省委负责人罗世文、车耀先都牺牲在他的枪口之下,还被用汽油焚烧毁尸。他制造了白公馆的“11、27”大***,300多名革命志土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亲手***黄显声将军、李英毅、王振华、黎洁霜等,甚至连婴儿也不放过。

1949年9月,毛人风召集杨进兴等6名特务,下令***杨虎城将军。杨进兴首当其冲,把杨虎城将军和秘书宋绮云一家骗至歌乐山上,当杨将军的孩子杨拯中走上石级、步入正房的一间卧室时,杨进兴从后迅速以匕首刺入他的腰间,他惨叫了一声:“爸!”还来不及挣扎就倒了下来,随后他又一刀***了杨虎城将军。“小萝卜头”被一个刽子手卡住脖子,杨进兴用手中的匕首刺入了小萝卜头的脊椎。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杨虎城父子的头部撒了硝镪水,毁去了他们的容貌,之后把遗骸埋藏在一个花坛里。

新中国成立后,杨进兴化装逃跑,隐瞒身份,当过生产队组长。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杨进兴在藏匿多年后终于被抓获。1958年5月16日,重庆市中级人民***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召开宣判大会,判处杨进兴***,验明正身,立即执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简报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简报唐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昭陵 考古 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