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纸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纸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铜钱有多少种?
洪武、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共十帝铸钱(未包括南明弘光、大明、隆武、永历),其中洪武、万历、崇祯的版别甚多,不一一列举,永乐、宣德、弘治、隆庆品种较少。大的方面说是十种,小的方面版本太多,无法计数。
明朝的铜钱有哪几种?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同年铸造了“洪武通宝”,钱文为楷体的。“公元1374年即洪武7年,明朝设立了“宝钞提举司”,于洪武8年正式发行了“大明宝钞”。“大明宝钞”在明初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永乐通宝永乐开会“宣德通宝”的版别不多,主要分“通” 字草点、不草点,“德”字“心”上少一横或多一横等。“弘治通宝”存世量较其他明代钱币为少,价格较普通明朝钱币加重到一钱二分的"弘治通宝"价值连城的"弘治通宝"当十大钱嘉靖通宝
公元1353年即至正13年,张士诚起义攻占了泰州、高邮,自称“诚王”他也想过过当皇帝的瘾,便立国号为“大周”,建元“天佑”,铸了“天佑通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同年铸造了“洪武通宝”,钱文为楷体的。“
公元1374年即洪武7年,明朝设立了“宝钞提举司”,于洪武8年正式发行了“大明宝钞”。“大明宝钞”在明初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永乐通宝
永乐开会
“宣德通宝”的版别不多,主要分“通” 字草点、不草点,“德”字“心”上少一横或多一横等。
“弘治通宝”存世量较其他明代钱币为少,价格较普通明朝钱币
加重到一钱二分的"弘治通宝"
价值连城的"弘治通宝"当十大钱
嘉靖通宝
明朝钱币中的福版、工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征?
明朝钱版别分类原则:第一条,能以背字面文对光背版进行分类的基本上归纳在一起统一分类;
第二条,按已知铸地或铸局进行分类;第三条,对铸地不清者,皆按文字特点顺序分类。(引自《大明泉谱》111页)所以万历工户版属于背工户光背版简称(也是钱监的缩写),福版是福建铸钱简称福版。
如何评价明代信用“纸”大明通行宝钞,历史如何从“家财万贯”到“白银万两”?
大明通行宝钞,始于明太祖洪武七年开始颁发实行,正德年间废止的明朝唯一纸币,大约存在了140年左右,为何大明宝钞会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经历了实行到废止?白银又为何会在一百多年内实现它的本位币霸主地位?
我们先来说说宝钞,明朝建立之初,出于适应封建集权体制和聚拢国家财富的目的便即发行大明宝钞,但是由于单纯以***信用为基础而没有准备金制度和发行量缺少控制等原因,大明宝钞自发行起就在不断贬值且流通不便。在宝钞发行之初,一贯宝钞可以值一千文铜钱或一两白银,到洪武二十六年左右,一贯钞只能换取铜钱一百六十文,光是在洪武时期,宝钞就已经贬值到原来的千分之一了,到了正德年间,宝钞已经形同废纸了,宝钞带来的通货膨胀持续上扬,给百姓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恢复到使用铜钱白银的老路上了,积之市肆,过者不顾,是宝钞当时的实际境况,至此,流通了一百多年的大明通行宝钞被废止。
在明***看来,来钱最快的方法莫过于大肆印制宝钞,在宝钞泛滥的同时,银本位制已经因为宝钞的贬值悄然拉开序幕。由于当时的开***技术有限,并且白银的总产量是定量的,所以白银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非常短缺。到了嘉靖时期,大航海时代开启,明朝以无可匹敌的丝绸和瓷器,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从这个时候开始,西方大部分白银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流入明朝,并且这些流入明朝的白银是只进不出,导致了西方国家的银荒问题,也间接促进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改革。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地位一直是无可撼动的,直至国民***废两改元,白银又回重新变回贵金属性质。从家财万贯到白银万两,再到以前的万元户,现在的虚拟货币,历史总是在探索中前进。
我们再来说说题主的另一个问题,家财万贯的铜钱有多重?普通的小平钱一个大约3-4克,我们按3克计算,一贯钱是一千个铜钱,3×1000×10000=30000000g=30000kg=30t
由此算来,家财万贯大约是30—40吨铜钱。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纸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纸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