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膨胀历史,明朝膨胀历史背景

kodinid 5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膨胀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膨胀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唐宋明代的一石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斤?
  2. 为啥说朱瞻基是改变明朝历史的男人?
  3. 1399到1402是明朝什么时期?

汉唐明代一石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多少斤?

汉代1石=27市斤左右,也就是13.5公斤 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明朝一石等于150斤左右

  明末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万历三十六年,受水灾影响,米石1.6两银子。崇祯十五年,旱、蝗、水等灾害频发,导致米石涨至3.6两,创造了历史新高。相较明末普通士兵,年饷不过48两。急剧的通货膨胀,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明朝膨胀历史,明朝膨胀历史背景-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石"在古代作为容量单位,相当于多少重量,在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粮食都有所不同。

  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

明朝膨胀历史,明朝膨胀历史背景-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1汉石等于120汉斤,约为15公斤。实际应用时因粮食种类不同而不等。1汉石120汉斤是指粟。如果稻谷则为100~120汉斤,米则最高至1汉石为160汉斤。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在宋代1石合92.5宋斤,1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明朝膨胀历史,明朝膨胀历史背景-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汉代,一石=60KG;

在宋代,一石=***KG;

唐朝,一石=53KG;

在明代,一石=50KG;

清代,一石=28KG;

在秦代,一石=109KG;

一、现在说“一石”一般都是用重量来计的,不是容量。

二、石

1、古代体积单位,10斗为1石。

2、市制容量单位,一市石等于一百市升。

为啥说朱瞻基是改变明朝历史的男人?

朱瞻基对宦官的宠信导致了其权力空前膨胀,势力伸到了军政的各个方面,宦官恃宠而骄,祸乱纲常,贪暴害民,胡作非为,可是朱瞻基本人对此置之不理。

虽然宦官在朱瞻基在位期间不敢过于放肆,但朱瞻基去世后,由于明英宗朱祁镇治国无能,宦官王振当权。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入侵,英宗听信王振谗言亲征北伐,导致了“土木之变”,二十万京师精锐在土木堡失陷。

1399到1402是明朝什么时期?

公元1399年到1402年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期。由于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得过早,所以朱元璋就立朱标的儿子皇位继承人,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等到朱元璋死后就立皇太孙朱允炆为帝,是为明惠宗,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1399到1402是明朝的建文帝在位期间。在明太祖在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后,经过三十一年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驾崩,此时是公元1399年,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年号建文,史称明惠宗,但是由于朱允炆继位后***用激烈的削藩政策,导致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起兵靖难,经过四年的战争,最终在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靖难成功登基为帝,史称明成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膨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膨胀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一石 明朝 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