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安禄山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安禄山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禄山是哪个朝代的人?
安禄山 唐朝(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势力开始走下坡路。
安禄山的燕国存在多久?
7年
燕国(756年-763年)是唐代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建立的割据***。分为前燕和后燕两个时期。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一日,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由于安禄山准备充分,且手握重兵,所以燕军进军十分顺利,犹入无人之境。 迅速就拿下了长安、洛阳。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庆绪联合中书侍郎严庄杀安禄山,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十月,战争形势不利,安庆绪退出洛阳,逃亡邺城。
安禄山安史之乱造成多大伤亡?
30万鲜血洒大地,3600万平民殒命,看安史之乱悲惨历史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到763年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由唐朝的边镇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他们背叛了唐玄宗,建立了另一个***——大燕。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死伤士兵约30万,因为这场战乱死亡的人数更是高达3600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1500万还要多。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乱。
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共造成了约800万人死亡。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发生于公元755年至763年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叛军在中原地区发动。这次叛乱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军队和平民的死亡人数都非常惨重。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军队在平定叛乱期间死亡的士兵多达数百万人,而平民死亡人数更是难以估计。此外,叛乱期间还发生了大量的抢掠、烧杀和掠夺等暴行,导致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动荡。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严重的社会动荡***,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唐朝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安禄山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安禄山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