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古钱,唐朝历史古钱币图片

kodinid 3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古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古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为什么缺钱?
  2. 天策府宝光背?3.9厘米宽19克铜钱多少钱?
  3. 银开元价值几何?

唐朝为什么缺钱?

“钱荒”一词在宋代才正式出现,但是这一现象却是自唐朝中期就开始显现的,几乎贯穿了唐朝中后期,并一直在宋朝延续。宋人给钱荒下的定义是:“两浙累年以来,大乏泉货(货币),民间谓之钱荒。”也就是说可流通的货币太少了。

对于唐朝的钱荒现象,说得最透彻的就是李翱了,李翱在唐德宗时考中进士,历经唐德宗、唐宪宗、唐文宗、唐武宗,几朝的老臣,也是唐朝“钱荒”现象最直接的见证者。

唐朝历史古钱,唐朝历史古钱币图片-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税】指的是“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执行,两税法中有一条极其关键的细则,即要求“一切税收,全用铜钱”。而唐代的货币制度是钱帛兼行(“钱”是铜钱),因此表示物价的尺度通常是用钱币或绢帛,占主导的铜钱。然而,税收全部用铜钱的话,一些人纳税自然需要用绢帛兑换铜钱,铜钱紧缺。于是,如李翱所说“钱益加重”,而绢帛就不值钱了。在两税法制定之初,一匹绢可以换四千(铜)钱,而四十年后,一匹绢只可以换八百钱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样的影响会是方方面面的。

就拿现在的猪肉价来说,以前一百块能买大概6斤,现在只能买3斤,猪肉价格上涨了,钱就不值钱了。而唐朝时是“钱贵了”。并且,对于现代人来说,猪肉价高,可以不吃,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经历了两税法的唐朝人来说,纳税是必须的。但唐朝***征收的税额是固定的,并没有因此而下调,这样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赋税加重了。

所以,可以说钱荒是伴随着两税法产生的。流通中的货币严重不足。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这就是唐中后期的钱荒。

唐朝历史古钱,唐朝历史古钱币图片-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策府宝光背?3.9厘米宽19克铜钱多少钱?

宝光背是唐代天策府的一种制币方法,是比较稀有的古钱币,因此价值较高,而3.9厘米宽19克的铜钱很可能是宝光背铜钱的一种,其价格取决于其保存情况和历史价值,因此无法精确估计。
对于收藏家来说,古钱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收藏品,其价格与其保存情况、发行年代、历史背景,单位重量铜价等相关因素有关。
如果想知道具体的价值,需要向专业的收藏机构或者有经验的收藏家进行咨询。

开元价值几何?

***通宝

唐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铸币,唐初沿用隋朝五铢钱,从武德四年起铸行***通宝,币文是欧阳询所起的,并且书写币文,币文篆隶二体,***通宝库平一钱,十枚重一两,大小轻重较为规整适中,在货币形制重量上成为唐代以后铜钱的标准,历代都用通宝或元宝名称,延用了一千多年,相传进蜡样时文德皇后搯了一甲,钱文如星月,所以***通宝背面穿上或穿左,穿右,穿下有星月纹,版别多,还铸过银质,铅质,白铜质***通宝,另外还铸过折十大型币,可能是属于开炉纪念性质。

唐朝历史古钱,唐朝历史古钱币图片-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题主图片上的这枚***通宝钱币,背穿上仰月,直径23.87初唐***通宝直径在24一25之间,以后减重直径缩小,题主的题目是银质***通宝的价值?参考价人民币2万一2.5万左右,可能有的朋友看完答题会问怎么没评论银质钱币的真伪?因题目没有涉及,所以就不多言了,回答不一定对,有误望见谅,谢谢邀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古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古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通宝 *** 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