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隐秘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隐秘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则天时期真有春秋道吗?
武则天时期没有春秋道。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与高宗并称“二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其被选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建立武周。705年,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时期并无春秋道这样的秘密组织,春秋道是《风起洛阳》虚构出来的。《风起洛阳》是以武周时期为历史背景讲述故事的,剧中春秋道是个存在多年的神秘组织,一心想要颠覆圣人统治。春秋道的成员构成复杂,有世家贵族,有兵部成员,还有皇室中人。一旦春秋道得手,神都将会变天。
唐朝的不良人究竟是什么组织?
不良人注重逮捕的职业。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恶,妇啼一何苦。”——这里的吏夜捉人,指的就是不良人这种职业。因其执法与民间百姓产生对立,逐渐被人称之为“不良人”。
说法有两种
清代的抗英禁烟派人物、楹联学开山之祖梁章钜在《称谓录》中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在《说铃续》中有介绍,说“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官差,其官称‘不良’或‘不良人’。”
不良人是唐代官府中的一个秘密部门,类似于明代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有天罡三十六校尉。从事侦缉逮捕的官差,主要是唐代官府管侦缉逮捕的小吏。 坊丁,各坊的治安巡查员,兼掌坊门开闭。
第二种说法是,不良人注重逮捕的职业。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恶,妇啼一何苦。”——这里的吏夜捉人,指的就是不良人这种职业。因其执法与民间百姓产生对立,逐渐被人称之为“不良人”。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唐朝会任用做过坏事的人做一些官差,这些人就叫不良人,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坏人,以坏治坏他们最擅长,能力都还特别突出。但是他们没有实权,他们只是把证据交给皇上,由皇上定夺。关键时刻,他们还负责保护皇室的安危。
所以不良人其实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官差,和现代的警察工作性质是一样的。其头领被称为“不良帅”或者“不良脊烂”。唐朝最著名的“不良帅”是袁天罡。袁天罡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精通星象,会算卦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就是一个神秘组织,专门给皇帝老头抓人用的。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类似于五代时期梁的“玄镜司”和明代时期的“锦衣卫”。
开始的时候还好,有一定的社会积极作用,后来就不行了,基本都是“爪牙”了,不干好事。
说白了,这种机构既然只听皇帝的,若皇帝贤明通达能力强,他就是一把利剑,若皇帝软弱无能好欺负,那就不好说了。小的来讲乱朝纲,大的来将祸国民!
唐朝到底丢掉了多少版图神秘的西域又是怎么变成“新”疆的?
唐朝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最北曾包括西伯利亚,最东一度拥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不过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元年(公元661 年),但到麟德二年(公元665 年)就撤到了葱岭,实际只维持了3 年。而那时东部的边界仅在辽河一线(还未灭高句丽)。总章元年(公元669 年)灭高丽后设置安东都护府,但到咸亨元年(公元670 年)治所就从平壤撤至辽东,不久又撤至辽西,朝鲜半岛基本全部丢失。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唐朝在西边又扩张到葱岭以西,但东部边界又退回到辽西。天宝十年(公元751 年),唐朝的西部边界又退回到葱岭一线。北方灭薛延陀后将唐朝边界推进到西伯利亚一带,但32年后突厥再起,唐朝势力又退到阴山之南。安史之乱后,西域的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的边兵被大量调回内地平叛,而吐蕃则乘唐军势力空虚之际一步步对西域进行蚕食,唐军最后收缩到龟兹一城。至808年,在西域孤军坚守四十余年的、且与朝廷几乎完全中断联系的唐朝最后一任安西都护郭昕及其所部在龟兹与吐蕃交战中全军覆没,唐朝势力彻底退出了西域。从此之后,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西域不再归属中原政权管理。直到十七世纪末,清军势力开始进入西域,16***年,清军控制了西域东部;1757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收复天山北路,乾隆皇帝将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759年,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天山南路,至此,旧时的西域,今天的新疆完全回归中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隐秘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隐秘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