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唐朝重点,历史唐朝重点人物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重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重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朝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2. 唐朝三省中哪个最有实权,也就是哪个权利大?

唐朝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这个问题争论颇多。有二、三、四唐说:

1、前期和后期。

历史唐朝重点,历史唐朝重点人物-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初唐中唐晚唐

3、初唐、中唐、盛唐、和晚唐。

这种分法源于历史和文学。个人认为:以唐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划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是比较合理的一种分法。

历史唐朝重点,历史唐朝重点人物-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按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明确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并对分期时限、发展状况和代表作家作了概括说明。初、盛、中、晚四期自具始终,同时其间又包含着盛衰起伏、正变主次等各种交互错杂的变化。后人研究唐诗分期,大致都赞同和***用高棅的四分法。想必楼主问的也是这种分法。

三分法主要以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的说法为代表。其中前期是唐高祖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618─741);中期自玄宗天宝元年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742─820);后期自穆宗长庆元年至昭宣帝(即哀帝)天祐四年(公元821─807)。其划分法是以"统治阶级内部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为依据。

按文学来分的代表作家:

历史唐朝重点,历史唐朝重点人物-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唐

高祖武德元年 (618)

1、唐代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2、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

3、盛唐--玄宗***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

4、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

5、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

初唐:1.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2.陈子昂3.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盛唐:1.李杜(李白杜甫)2.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3.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边塞诗)4.崔颢,王之涣,刘长卿,中唐:1.白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2.韩派(韩愈李贺,孟郊,贾岛,卢仝等)3.刘禹锡柳宗元4.大历十才子(卢纶,李端,司空曙,钱起等)5.李益,韦应物晚唐:1.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温庭筠3.许浑,雍陶,章碣4.韦庄,韩偓,郑谷,吴融,司空图5.罗隐,杜荀鹤,于氵贲,聂夷中5.皮日休,陆龟蒙

唐朝三省中哪个最有实权,也就是哪个权利大?

唐朝三省中,尚书省权力最大。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发起,到唐朝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是唐朝的中央最高***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则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在唐朝,三省的具体权限为“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的职责分工。

“中书取旨”,意即中书省负责领取圣旨,然后向下传达;“门下封驳”,即门下省负责谏诤,以匡正朝廷决策的失误或过失;而“尚书奉而行之”,是指尚书省奉旨负责决策的执行和落实。从历史看,尚书省形成较早,因为尚书省权力过大,才后设中书省和门下省,其目的就是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也最为庞大。唐代尚书省领管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24司。也就是说,相当于现代的人事权、外教、军权、司法权、民政、工程安排等权力,是均集中在尚书省的。 此外,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只有尚书省设在宫外。也就是说,尚书省具有实际执行权,其管理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大,而中书、门下两省都是在皇帝眼皮下做事,只能做一些上传下达、建言谏诤的事情,并无实际权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重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重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尚书 唐朝 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