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下历史隋朝ppt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七下历史隋朝ppt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龙门石窟哪一年被发现的?
日本的汉传佛教研究学者关野贞曾在1906年-1916年期间去龙门石窟考察,1920年-1928年与常盘大定一同再次考察中国,1941年合著出《***文化史迹》,专门印了一张1720窟这尊佛图片,可以推断此佛首至少在1920年之前未被盗走,至于在《***文化史迹》出版之前是否已经盗走,目前尚无法下结论。
之后1955年此大佛首出现在通运公司纽约的拍卖图录上。
而巴黎的通运公司是中国驻法商务参赞张静江于1903年开办的,那时候卢芹斋是他的随从,1908年卢芹斋创办自己的来远公司,此外还在上海开办了卢吴公司,此后张静江回国参加革命事业,至于后来卢芹斋有无参与这尊佛首是未知的,但可以总结一个时间节点。从卢芹斋传记中可以得出,他的文物贩卖生意结束于1948年,或彻底结束于1949年。“立即查封了我收购的大量文物,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中国古董生意做到头了。”卢芹斋写道。这时期中国对于文物的出境已经是非常严厉的盘查,这么大体量的佛首盗卖出境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运公司也不例外,至于建国后盗走的可能性更少了。
公元493年。龙门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龙门石窟造像多为***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石窟。
龙门石窟是在1893年日本人冈仓天心无意中发现的。龙门石窟遗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6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龙门景区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大融合,怎样通过PPT详细体现?
北魏孝文帝加速了民族融合,我觉得他的举措就是催化剂,而达到的结果就是一个用催化剂的过程。
我觉得做一个详细的PPT至少要有一个大的框架,首先大的方面有三个;
第一,政治方面:在这个里面你可以归纳其所做的措施,比如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②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的统治等相关内容。
第二,经济方面:①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②…………
第三,文化方面:①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②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③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吏,妇女冠服;④提倡与汉族通婚等
通过以上的相关措施,导致结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和和鲜卑族的封建化。
当然你还可以加入对孝文帝人个人功绩的评价: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缉激光刻叱灸癸熏含抹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所以说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总之,我觉做历史ppt还是其他的ppt都要首先简历框架,再填入具体做法和相关措施,才能对知识进行梳理,不至于太过零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下历史隋朝ppt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下历史隋朝ppt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