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辞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辞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小论文有关于明清的书名?
《明末清初的学风》是不久以前去世的历史学家谢国桢的论文集。本书书名取于书内一文的篇名.也反映了本书的重点所在。《明末清初的学风》一文对明清的文化发展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作者认为明末清初是我国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几个时期之一,当时人才辈出,著作如林,具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风格,东汉党锢时期一些学者坚贞的气节。作者把这个时期称作我国的 文艺复兴时期。
内容简介
明清时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就是我国的近古史,要考求目前的形势与其历史的根源都很有关系。尤其是解放以来新发现的资料,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文化上,蕴藏着许多新的内容,要研究的问题也日渐其多,说起来虽经党和***的重视,由于人力的不够充足,还是一个空白点,正有待于爱好者文史哲之同志们群策群力起来整理和研究,不胜企予望之。
永川的历史/?
永川,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朝以前是江州县属地。
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分璧山县地置县,隶属于昌州。
北宋时,永川县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南宋时,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县辖地并入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永川区是重庆市辖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公元776年置县。东距重庆55千米,西距四川成都276千米。永川区东连江津区、璧山区,西接荣昌区、大足区,北界铜梁区,南临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四川泸州市泸县。
想学习历史,哪里资料比较全面?杂史类的书籍哪里可以找到?
《中国通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吕思勉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杂史类书籍
《中华野史》
本书特点
一部最通俗易懂的中华野史可参廿四朝野史权谋胜败
一部最绚烂有趣的中华野史可窥七十帝***销魂浓香
一部最罕见珍稀的中华野史可叹数百卷秘史枉搜枯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历史?我个人不建议学习历史,当然我的意思不是不需要,而是没必要专门学习历史,因为我们现在所读到的以及所被接受的历史存在的水分太多,斑驳不堪,甚至很多史书都是带着当时的政治色彩以及文人墨客的情绪所书写的,自己客观看待历史就行了,读的多了反而有害,因为了解的越多你会发现我们的祖宗个个都是撒谎和编故事的一把好手,尽信书而不如无书的道理你应该要学会……在一个时代生活必须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懂得太多,明白的太多只会伤害自己罢了!你看看现在有多少***把三国演义当成正史来看了?还杠的不行,很多历史都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了,逝者已逝,何必再评价是非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辞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辞典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