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道教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道教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有灭道运动吗?
历史上有5次灭道运动。
1、汉灵帝***道教。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是太平道创始人张角的领导下的,太平道取名于道教经典《太平经》,张角本人也自称大贤良师,取名于《太平经》中。张角在起义后不久就病死,导致黄巾军起义群龙无首,被汉灵帝镇压,***大部分被杀。黄巾起义是中国第一个由宗教教派领导的起义。
2、两晋灭南天师道。
孙恩是当时天师道教主,祖上是西晋八王大乱中的赵王司马伦身边的天师道首领孙秀。孙恩率领道徒攻入上虞、会稽,吴郡、吴兴郡、义兴郡、临海郡、永嘉郡、东阳郡、新安郡,队伍发展到十多万人。后被镇压。
3、北齐高洋灭道运动。
公元555年北齐皇帝高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道运动。《资治通鉴》记载:“齐主还邺,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论难于前,遂敕道士皆剃发为沙门;有不从者,杀四人,乃奉命。于是齐境皆无道士”。这场灭道运动,使得北齐境内的道士顿时销声匿迹。
4、北周武帝灭道
公元581年周武帝下令将佛道二教的经书,像册尽数焚毁,同时命令和尚、道士还俗为民。而在此次事件中,道教属受连累。
5、明朝灭龙虎山天师。
明朝万历年间是佛教盛行还是道教盛行?
从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主要推崇道教。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他以道教玄武大帝自诩,北玄武坐镇南方武当山,暗喻靖难之役的合理。登基夺位後,北修故宫,南建武当。从明成祖朱棣以後,明朝历代皇帝登基都要派钦差到武当山朝拜玄武大帝。 从当时的***信仰来看,我个人认为万历年间应是道教盛行。
道教正式创立于什么时间,怎么就成立了?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道教组织松散,各地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课徒传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道教界配合上地改革,开展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运动。 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加强了联系和团结,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于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道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道教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道教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