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考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考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研究生相当于古代的进士还是举人?
研究生相当于古代的举人学历,古代学历分为:秀才、举人和进士,举人每三年才能考1次,而且每次考试全国只能录取3000-4000人,所以难度是非常之大的,现在清华大学和北大每年招生达7000人左右,难度比考举人还要低。
进士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古代,也有类似于研究生的学术学位和职业,虽然名称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类比为“进士”。
在中国古代,进士是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资格的人,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职。科举制度最早始于隋朝,经过唐代的完善和宋代的定制,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选拔官员的制度。进士科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的一科,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著名的考试,每年只有极少数人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进士资格。
中国唐朝就能生产葡萄酒,要比法国和英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早多少个世纪?
在经济活动中,你的每一句话是否恰当、有力,有时甚至关系到个人、单位或国家成百上千万的损失。中国有一位留学法国的研究生回国后,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中国的葡萄酒奇迹般地打入法国市场。可是,中国葡萄酒从香港转口时遇到了难题。港方认为葡萄酒是洋酒,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产品。而香港的关税规定,洋酒征300%的税,国产酒只征80%的税,面对这个难题,这位研究生急中生智,吟出一句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他解释说,这说明中国唐朝就能生产葡萄酒,要比法国和英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早十几个世纪,怎么能说中国的葡萄酒是洋酒?港方无言以对,只好承认中国葡萄酒并非洋酒,同意按80%的规定征税。真可谓是口才解危难,一语值千金。
《史记·大宛列传》: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浇地……”可知西汉中期,中原地区的农民已得知葡萄可以酿酒,并将欧亚种葡萄引进中原了。他们在引进葡萄的同时,还招来了酿酒艺人,自西汉始,中国有了西方制法的葡萄酒人。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说过:“且说葡萄,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捐,脆而不辞,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糜,善醉而易醒……”。
关于唐代葡萄酒的记载是唐朝破了高昌国后,收集到马乳葡萄放到院中,并且得到了酿酒的技术,唐太宗把技术资料作了修改后酿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和大臣们共同品尝,这是史书第一次明确记载内地用西域传来的方法酿造葡萄酒的档案。
法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腓尼基人和克尔特人首先将葡萄种植和酿造业传入现今法国南部的马赛地区,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经过几个世纪的辛勤劳作与耕耘,终于成为世界葡萄酒舞台的主角。到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种植业很快在法国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饮酒成为时尚。
所以这两者都不是葡萄酒的起源地。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在对一批年代久远的陶罐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这比原先已知的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时间还要早好几百年。
报道称,科学家表示,他们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南的两个遗址中,发现了残留葡萄酒化合物的陶罐,这些8000年前的陶罐成为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最早”证据。
想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研究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先回答题主第一个问题,历史学考研属于学硕,英语考察的是英语一,不仅中央民族大学如此,全国所有高校招收历史学研究生都是考察英语一。
在回答后面两个问题之前,我先来谈一下中央民族大学简单概况。
中央民族大学属于国内民族类的最高院校,也是985、211工程院校。虽然中央民大属于985之一,但却并不在34所自主划线之列,无论单科线,还是总分线,都是依照国家线划定。同时,民大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紧邻国家图书馆。
具体到历史学这一科目考研,通过早些年中央民大的报考情况可以看出,无论从报录比还是考试难度来看,也都不是很大。尤其是和同样位于北京的几所历史学类院校(北大、人大、北师大等)相比较,中央民大的报考难度简直不要太容易。
从表面上来看,报考中央民大,的确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早些年的报考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重点要说的是下面的内容。去年,也就是2017年开始,中央民大历史学院对2018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进行了重大变革。最主要的变革就是,将原本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大综合试题,改成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别命题。也就是说,如果你报考中国史专业,那么你的专业课考试只考察中国史的相关内容,如果你报考世界史专业,那么你的专业课考试只考察世界史的相关内容。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报考人数激增,具体的招收人数,以及报名情况附图如下。
各专业招考人数:
文学考研,文学史该怎么学?
不要考研,如果你真的對文學史有興趣,學術界的規則潛規則只會使你誤入歧途,,,自己找儘可能多的資料下苦功夫吧
如果您對學歷及其待遇的興趣更高,我們就沒啥共同語言,不提建議了,以免誤導您,呵呵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考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考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