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山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京山明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京山十大名菜?
“鄂中绿宝石”京山,拥有山林、湖泊和平原,食物原材料丰富,通过***集、制作、烹饪等工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美食。
京山十大名菜推荐如下:清蒸鳝鱼,蟠龙菜,松枝肉,东坡肉,瓦罐鸡汤,蚂蚁上树,红烧肘子肉,卤甲鱼,乌龟火锅,清蒸大白刁……。
1、臭豆腐:臭豆腐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和后发酵的过程中,所含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产生一种叫硫化氢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在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
2、李市藜蒿:藜蒿,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属野生草本植物。早在明朝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时,人们每年在清明节作为“贡品”进贡到南京,从此以后人们逐渐形成***集野生藜蒿为食的习惯。藜蒿是当今人们十分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
3、京山板栗:京山板栗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特产。京山板栗以果实匀称、色泽油亮、口感香糯甜润、成熟早等特点驰名中外,深得消费者青眯。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主要产自三阳、绿林等镇,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
4、白花菜酱:白花菜是中国湖北珍稀名产蔬菜作物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即为贵族宴宾珍肴。唐太宗李世民品尝后大为赞赏,并将它定为每年的贡品。它不仅以其质优、味美、色鲜深受大众青睐。
望牛墩的革命历史?
望牛墩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陈昶等众多革命前辈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奉献一切,在望牛墩这片土地上留下很多红色印记。
1907年,东江游击队大队长陈昶就出生于东莞市望牛墩这个水乡小镇。1938年六七月间,***东莞中心县委组建了常备队第二中队,陈昶担任常备队第二中队长。1938年10月下旬,在榴花战斗中,他带领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驻守西湖、京山、茶山一线,阻击日军进犯。1939年春,他在敌后水乡建立一支武装队伍,其后历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队长,东江纵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抗日民主政权东宝行政督导处科长等职。
军事指挥员吴桐是东莞市望牛墩镇扶冲村人,1920年2月出生,1939年10月在香港太古船坞加入中国***,曾参加新兴蕉山战斗,1948年参加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担任军事指挥,起义后带领郁南起义部队进行反“清剿”游击战斗。抗日战争和***时期,吴桐在珠江三角洲、原粤中地区以及广西岑溪等18个县的地方辗转奋战,是一位身经百战、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指挥员。
东莞第一位上阵杀敌的抗日女战士陈文慧(原名陈福媛)也出生于这片热土,是望牛墩上合望角村人。1938年10月,***东莞中心县委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陈文慧是第一批队员。
时至今日,这些革命前辈的故事在望牛墩镇广泛传颂,让更多党员群众感受到前辈们的奋斗精神。今年以来,东莞望牛墩镇启动“乡音传党史,永远跟党走”党员志愿宣讲活动,通过身边老党员、先进个人讲述望牛墩本土的党史故事,激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把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山明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山明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