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的隋朝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上的隋朝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开国十大名将?
程咬金 秦叔宝,罗成,李元霸, 杨林,单雄信,魏文通,宇文成都,裴元庆,李世民,杨广,隋炀帝,李渊,十三太保,杨爽,罗士信,刘进达,宇文化及,李元吉,李建成, 杨素,我最喜欢的英雄人物罗成,李元霸,程咬金,裴元庆,李世民,李渊,还有谁?
韩擒虎,贺若弼, 史万岁,杨素,高颍,长孙晟,鱼俱罗,来护儿。
韩擒虎,此人出身名门,他的父亲就是北周时期的骠骑大将军韩雄,从小接受了不错的教育,在耳濡目染中练就了不错的军事才能,为后期自己的发展做好铺垫。攻灭南陈的过程中,韩擒虎是攻下建康城并且俘虏了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功臣,足以见得韩擒虎的军事能力之不俗
九成宫历史介绍?
九成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此碑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大。
九成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传始建于公元684年。在唐朝时期,九成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天下名宫”。唐朝的每一位皇帝都会在九成宫修建陵墓,以保护自己的遗体和家族的秘密。
在唐朝末年,由于战争等因素,九成宫的修建被迫停止,直到清朝时期才被废弃。
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初名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重修,更名九成宫。永徽二年(651)改名万年宫。乾封二年(667)复名九成宫。位于凤翔麟游(今属陕西)西天台山上,冠山构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高阁周建,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宫寺等。因其凉爽宜人,且去京不远,故为隋唐帝王消夏之离宫。
隋文帝每岁春往冬去,后即殁于此。唐太宗、高宗亦常来此避暑。
九成宫,“九成”者“九重”或“九层”之意,言其高大,在麟游县城内。原是隋文帝时建的,名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更名九成宫。唐高宗时一度改名万年宫,后又恢复原名。周垣1800步,并置禁苑武库存及宫寺。规模宏伟,景色壮丽,为隋唐离宫之冠。麟游县山环水绕,夏日清凉,是避暑的好地方。今县城的山脚下,杜水潺潺东流,被一个由北向南伸入河中的小山嘴拦住,名石嘴湾。山背旧有凌虚阁,阁虽毁而基址依稀可辨。经东北沟、梳妆台、水漫岭、天台寺到西北沟,即九成宫的遗址。在东西两沟之间有山叫天台山。天台山上面的主峰叫九龙殿,也叫水漫岭。
岭上的九龙殿就是九成官的排云殿。周围平坦约九亩。在荆棘从中,遗有柱础、古块、残砖、破瓦,两旁并有土阙遗址各一。正南面临悬崖,深约百丈。北面连接一条北来南去的山脊,再北端有圆丘陵式的山峰。九龙殿下东面的平地上,遗有一个夯筑长宽18米的土台,当地群众叫梳妆台。西面是连续的土山,山头西南两面是峥嵘的石崖,上有唐代的福昌院,亦名天台寺。天台寺西北山坡上,有贞观六年立的“九成宫醴泉铭”碑,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书法秀劲,圆润,一丝不苟,为欧书中的上品。现建碑亭,附唐高宗撰“万年宫铭并序”碑,供群众参观。从九成宫遗址正南跨过杜水,便是凤台,相传因隋文帝时落过凤凰,故名。凤台西南面还有一处土台,传说是唐王点过兵将的点将台。再南下到栗川村,有冬日不结冰的“御泉”。“御泉”对面东南方有一所叫宫坪的村庄,传说是唐宫官府所在地。1980年5月,在遗址内发现一座唐代石砌水井。井台呈方形,每边长6.52米,井台上部用边长0.25米的方块素面石板和长方形石条砌成。井口为圆形,直径1.06米,周围雕有八瓣葵花形图案。井口外边有四个相距为3米的柱础石,直径为0.28米,中间有圆形小孔,孔直径为0.14米,孔深0.3米。井台上的砌石、柱础石和井口的图案都磨研、雕刻得异常精致,为研究隋唐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的隋朝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的隋朝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