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历史,讲述明朝历史

kodinid 6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小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未解悬案?
  2.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未解悬案?

明朝的靖难之变,燕王朱棣夺取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为明成祖。后来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说在宫中自焚,有人说通过地道逃走,当了和尚,又有人说在到了其他地方,准备反攻。在派郑和西洋的时候,可能明成祖朱棣也有寻找建文帝下落的考虑。

大家知道,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但是明朝的皇帝可以说很奇葩,有喜欢玩蛐蛐的皇帝、有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喜欢做木匠活的皇帝。同时了围绕着皇位的争夺,明朝也留下了许多未解悬案。

明朝小历史,讲述明朝历史-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明朝的早期的悬案,我觉得肯定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之谜。我们知道朱元璋在朱标死后,为了给朱允炆铺路,那是杀了很多以前跟着他打天下的人。但是朱允炆不争气,没当多久皇帝,就被自己的四叔给赶下了皇位。而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也就随着南京城大火的消散而失踪了,这也成了历史上的悬案。虽然民间流传很多种说法,但是都有漏洞。

而在明朝后期也有很多悬案,举个有名的就是在万历期间发生的“红丸案”。万历四十八七月,明神宗去世。接着朱常洛登基,是为明光宗。但是他在位仅仅29天,就跟随父亲一起西去。据一些历史记载,光宗生活没有节制,因此身体十分虚弱。在光宗即位没几天就开始生病,而且还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自己炼制的红丸,虽然朝廷中有很多人反对,但是内监却早已自己通报给皇上,在光宗服用之后,结果半夜就死了。而在其死后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矣。当究其原因,至今也没有个准确的说法,而这也件因“红丸”发生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历史的魅力,在于探索未解之谜!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自然也有许多未解的悬案。今天小高就挑几个大的悬案跟大家讲一讲:

明朝小历史,讲述明朝历史-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建文帝下落之谜

建文帝和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的破城之日,宫殿燃起熊熊大火。人们在废墟中找到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有人辨认出那就是建文帝。朱棣当场宣布建文帝死亡,但内心并不相信朱允炆真的死了。不仅朱棣不相信,至今仍有许多人相信建文帝从密道逃跑了。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允炆在万般绝望之际,打开了爷爷朱元璋留下的箧子,穿上僧袍从密道逃跑了。建文帝逃到了哪,至今仍是谜。有人说建文帝逃到了云贵地区;也有的说建文帝藏于江苏的一座庙宇内,后隐居在穹窿山;也有的说建文帝藏在广西一带;更有的说建文帝坐船流落南洋。《明朝那些事儿》说,朱棣最后还是找到了朱允炆,他们还秘密见了一面。此后,朱棣彻底安心了。

第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朝小历史,讲述明朝历史-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郑和下西洋消耗巨大,明宣宗时期声势浩大的航海壮举不得不宣布停止。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记录也大多被官方销毁了。于是,我们很难得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有人说,郑和下西洋跟失踪的建文帝有关,郑和的目的就是在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也有人说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有些学者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稳固印度洋各国的关系,以谋求良好的国际环境遏制蒙古势力。也有学者经济角度出发,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各国的商业关系……与之相关的,郑和的宝船到过哪里,规模有多大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待我们一一解开。

第三:明仁宗之死

明仁宗苦熬多年,终于当上了皇帝,只可惜登基不到十个月就去世了。正值壮年的仁宗突然去世,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关于明仁宗死因的说法很多,比较不靠谱的说法有: 被雷劈死、被郭贵妃毒死、被朱瞻基害死;也有的说,明仁宗好色,在温柔乡里掏空了身体。更有人说仁宗吃丹药而死。现在比较多人认同仁宗因家族遗传病而死。

第四:明末妖书案

妖书案发生于万历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1598~1603),一共两次。故事的起因是万历皇帝心爱的郑贵妃意图抬高自己的地位,将刑部侍郎初稿写成的《闺范图说》添油加醋以自己的名义发表。此时的明朝皇帝万历迟迟不立太子,惹来许多猜疑。于是有大臣指出《闺范图说》包藏祸心。此后有人不嫌事大为《闺范图说》撰写后记《忧危竑议》,议论历代废嫡立幼之事。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引起轩然***。因为涉及心爱的郑贵妃,这件事不了了之。朱常洛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被立为太子。

两年后,又有人借《忧危竑议》炒作,写了《续忧危竑议》,因此书“词极诡妄”,被称为“妖书”,书中***托“郑福成”(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之名说:“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为迫不得已,他日必定更改。”一时间,舆论汹汹,郑贵妃母子和许多大臣牵连其中,最后仍是以不了了之结束。至今人们很难知道妖书的真正作者到底是谁,但这个案子只是个开始,明朝后期的争端才刚刚开始。

你们还知道哪些明朝未解的悬案呀?

明朝可以说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特别是在明朝末年出现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独特。有整天寻仙问药的嘉靖皇帝、有三十几年不上朝的皇帝当然也有整天干木匠活的皇帝。明朝末年发生了三大悬案这三大悬案都是围绕着皇位来进行争夺的,皇位的空缺使得后宫、阁臣、宦官纷纷进行了争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三大悬案。

第一悬案: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一名疯子闯入太子朱常洛府,想要梃击太子,从而掀起的轩然***。

第二悬案:红丸案。光宗朱常洛登基后连服两丸“红丸”又称“三元丹”,岂料在位仅29天,光宗便随父归西了。

第三大悬案:移宫案。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

明朝和清朝都享国276年,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明朝建于1368年,于1644年灭亡,存在了276年,而清朝众所周知建于1644年,亡于阳历1912年,农历1911年。按照这样算,清朝只存在了268年,那么题目中为什么说清朝和明朝一样存在了268年呢?

因为清朝入关是在1644年,但是清朝这个国号在入关之前就已经确定了。1636年,也就是后金政权天聪十年,皇太极鉴于当时的形势改国号为清,这是清朝国号最初的来源。如果从1636年算起的话,清王朝的确也存在了276年。

这是不是巧合呢?当然是巧合,但绝对不是天意。因为明朝和清朝的灭亡都带有偶然性,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导致了这两个王朝灭亡。而且天意这种事情是什么人都说不清楚的。一旦陷入宿命论的泥淖里面,即便没有规律也会臆想出规律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可以观察,那就是统一的封建王朝都逃不过300年的命运,基本上不会超过300年,唐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也是如此,汉宋两朝虽然超过了300年,但是前后却分成了两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小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小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建文帝 明朝 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