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泉州历史,明朝泉州历史简介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泉州历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泉州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泉州的古称有哪些?
  2. 古代的泉州叫什么?
  3. 郑和下西洋几次从泉州出发?

泉州的古称有哪些?

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开始立州建置, 名曰武荣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泉州城北泉山因而得名。在宋朝元朝时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极为繁荣

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设立宣慰司兼领征南元帅府,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升为泉州路总管府,辖南安、晋江、永春、同安、德化、安溪、惠安以及南北二录事司。十七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同年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

明朝泉州历史,明朝泉州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初,明朝***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又称鲤城(市区地图似鲤鱼)、刺桐城(古时据说遍布刺桐树)、温陵

泉州别称:鲤城、温陵、刺桐城、光明之城。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

宋、元时代,泉州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所以称为光明之城

明朝泉州历史,明朝泉州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的泉州叫什么?

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开始立州建置, 名曰武荣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泉州城北泉山因而得名。在宋朝及元朝时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极为繁荣。元十四年(1277年)在泉州设立宣慰司兼领征南元帅府,十五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升为泉州路总管府,辖南安、奇迹、永春、同安、德化、安溪、惠安以及南北二录事司。十七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同年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明初,明朝***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又称鲤城(市区地图似鲤鱼)、刺桐城(古时据说遍布刺桐树)。

郑和西洋几次从泉州出发?

不在泉州,在江苏太仓。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持续时间很长的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是刘家港,位于江苏太仓,这里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枢纽港,曾拥有“六国码头”“天下第***头”等美誉。

明朝泉州历史,明朝泉州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共五次!!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于锡兰山时,郑和曾布施该地佛寺并立碑留念。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生擒,回国献永乐帝。 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明钞本 马欢:《瀛涯胜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4 在苏门大腊时曾助当地平乱,擒其伪王苏干剌献给朝廷。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1],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泉州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泉州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泉州 西洋 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