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侵华历史 唐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侵华历史 唐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侵略唐朝是什么时期?
日本从来不敢侵略唐朝,公元663年8月唐军在刘仁轨的指挥下在白江口(现韩国绵江口)与倭(日)军大战。倭军3.2万人,战船500余艘,唐军2万人,战船百余艘。此战唐军大胜,668年李勣灭高句丽,建安东都护府。
日本倭寇最早什么朝代骚扰我国?
有史记载,最早期倭寇(明代称)是中国唐朝,日本“大和”王朝,中国唐朝刘仁轨和新罗王金法敏,对战日本主将(将军阿倍比罗夫)百济王。
当时兵力对比唐军不到一万,新罗一万,唐战舰170艘,日本倭军五万,百济两万,战船1000多艘。
8月27日朝鲜白江口(今
韩国津江口)一战焚毁倭战船400余艘,倭军死伤无数,后四战四捷,倭军和百济军大溃退。
随后日本开启遣唐使学习。
你以为明朝才有的倭寇?不,早在十三世纪的时候,倭寇就已出现袭扰我东南沿海。
在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倭寇一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从明初到明末都搅扰不断,让明王朝伤透了脑筋,而这些倭寇,在元朝的时候,就已开始趁乱侵扰中土。
不过,相对于其他朝代,明朝时期的倭寇问题最为突出也十分严重,日本方面将倭寇称作是十三世纪开始,前往东亚大陆进行和平贸易与掠夺的武士。
倭寇,就是来自于日本的流寇,为什么在日本不好好待着,而要跑到中土来作怪呢。
大致上中国元朝时期,同时期的日本施行海禁,不过日本本土的物产匮乏,海禁使得很多的日本商人不满,他们私下违抗命令,还是跑来中国。
而那时的元朝,在福建、江浙地区的市舶司,照旧跟日本人做生意。
但是,违背命令做生意的日本人并非是单纯的商人,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拥有自己武装的盗匪之类,跑到中原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家劫舍,这些就是最早的倭寇。
古代隋唐三次攻打高丽均以失败告终,为何日本能成功占领朝鲜?
在我国古代,位于我国东北部的朝鲜地区在长时间以来一直有政权存在。隋唐时期,隋炀帝曾三次攻打高丽,却都以失败告终,难以征服对手,但19世纪的日本却成功征服了朝鲜。
为何同样一片土地,领土面积庞大的中原王朝难以征服,而领土面积较小的日本却能够一战而定呢?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是19世纪的朝鲜国力大大弱于隋唐时期的高丽,其二是日本同样位于东北,对气候条件更加适应。
西汉时期,位于我国东北方的扶余人建立了高句丽,也就是隋唐时期的高丽国。经历了几百年的经营,隋唐时期的高丽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实力,占据了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时间来到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经有过三次攻打高丽的经历,却都以失败告终。其中的原因除了高丽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外,隋朝自身的弊病颇为严重。当时的隋炀帝杨广穷兵赎武,为了彰显自己的皇位而频繁发起战争,透支了大量的民力,所以当时隋朝军队的军心是不稳定的。
粮草不足、军队彼此配合不默契等问题制约着隋朝军队的战斗力,再加上隋炀帝喜欢专政,要求将领们每进行一个军事行动都要请示自己。于是,在请示的过程中,隋朝大量的战机被流失,让高丽得以从容地弥补自己的防守漏洞,使隋朝的进攻变得屡攻不下,最终成为了强弩之末,被高丽的反击击败。
朝鲜半岛位于北半球,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较为寒冷的冬季,且山林众多,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隋朝则是统治中原的王朝,在平原上的战斗力较强,但前往山区进行征战的经验却并不足。
因此,隋朝远征朝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断粮的问题,天气问题也会让战士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再加上隋炀帝种种不得人心的政治举措,使得隋朝军队的军心涣散,军事行动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侵华历史 唐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侵华历史 唐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