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意义

kodinid 4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分析隋朝广建粮仓的优势条件?
  2. 开皇之治时期,隋朝国库有多少两银子?

分析隋朝广建粮仓的优势条件?

保证了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安全,每逢灾年可以平价出粮,使物价保持稳定,逢丰年可以大量屯粮,保证农民有收益。史料记载: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仅唐德宗贞元14年,一次出粜粟就达7万石。其主要积江淮之米,西运至太原仓,以实关中。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从国防的需要出发下诏全国,要广筑仓,多积粮。当时,京师有仓廪,州有州仓,社有社仓,以备荒年与战祸。隋代的粮仓分两类,一曰官仓,一曰义仓。

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意义-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官仓是国家的仓库,支配权属***;义仓是民间自行设置的公共粮仓,第二年收获季节,各家户按贫富等级出粮,储存于义仓,由乡官管理,遇有荒年,就地赈济。隋王朝广建粮仓,大量储备粮食,不仅有效地预防了灾荒之年的民饥之苦,而且对于平时强兵足食和战时兵马食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隋王朝建立后,为掌握全国户口,拓宽兵源,令全国州县查证隐户,并论据朝廷规定的标准和式样,每年初春,逐家依样分户划等入册,按级上报,作为***当年征发赋税徭役的依据。通过这一措施,隋王朝对全国人口的控制得到了加强。

隋炀帝大业年间,全国人口由开皇初期的40余万户,猛增至90余万户。20年间,人口数字翻了一番,不俟大大挖掘了国家的劳动力,而且也大大拓宽了国家兵员的来源。筑城修路,开凿运河,加强国防建设。

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意义-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开皇之治时期,隋朝国库有多少两银子?

开皇之治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统治时期的一个阶段,公元581年至601年间。关于当时隋朝国库存银子的具体数额,历史上并没有提到过确切的数字。我们只能从一些史书记载中了解到这个时期,隋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国库中储备的财富相对比较丰厚。

无法确切知道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国库有多少两银子。因为历史上没有留下确切的记录,而且隋朝国库的收支状况也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影响,例如战争、赈灾、公共建设等等。因此,

隋朝粮税接近3300万石。根据隋朝的“租调”和“课丁”数据,可以算出隋朝***最大的两笔税收为:1、粮食32***万石,其中税粮2673万石,义仓624万石;2、绢帛401万匹、麻布613万端。当然古代不可能所有百姓都只交粮和绢,肯定也有用钱纳税的情况,可惜找不到隋朝的物价数据,无法推算。

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意义-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难确定具体数值。
因为历史文献对隋朝国库储藏的资料不一,所使用的货币单位标准也不同,而且其他因素如战争、内乱等也会影响国库存量。
但可以确定的是,隋朝国库在开皇之治时期是相对充足的,因为隋朝开国初期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民政策,进行了多次土地改革,加强了税收和财政管理,有望增加国库的财富和实力。
此外,隋文帝还倡导“节俭治国”,遏制了浪费和奢侈,也有利于国库积累。

1 难以确定具体数字,但是可以确定隋朝国库应该拥有相当大的财富2 在开皇之治时期,隋文帝进行了多次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推行均田制,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因此国库应该拥有相当大的财富。
3 隋朝的财富主要来源于农业、商业以及对外征战的战利品,这些财富被用于扶持国家的基础建设、兴办民生事业以及军事扩张等方面。
虽然具体数字不可考,但可以确定隋朝国库应该是非常丰裕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义仓的来源和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隋朝 开皇 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