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反贪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反贪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初四大案是哪几个?
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所引发的著名四大***案件。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也称“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据周敬心书,此外尚有洪武四年录天下官吏,洪武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洪武二十三年罪妄言者。朱元璋都大戮官民,不分臧否。
明初四大案是指明朝初期四次重大政治***,分别是靖难之役、三苏案、海瑞罢官、楚王案。
靖难之役:发生于1402年至1403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个儿子之一的朱棣与他的侄子建文帝之间的一次皇位争夺战。靖难之役以朱棣胜利结束,建文帝失踪,朱棣即位为明成祖。
三苏案:发生于明成祖年间,是针对三位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和苏籀的一次政治迫害***。三苏皆因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权力阶层提出批评而被定罪。
海瑞罢官:发生于明宪宗年间,是明朝一次著名的反腐***。当时的监察御史海瑞发现了许多***的官员,并对此进行揭发和整治,但最终因触犯了当时的官僚体制而被罢官。
楚王案:发生于明英宗年间,是一次涉及明朝皇室的政治***。当时的楚王朱权被控谋反,最终被判处***,其所涉及的人员和***引起了明朝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明朝末年的政治和军事有多***?
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用到朱元璋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作为乞丐皇帝,对自己得到的一切非常珍惜,希望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因此他教育后代要励精图治,不能骄奢淫逸;因此他强力反腐,对***官员不惜抽筋剥皮;但大明江山还是没有像其它朝代那样,避免覆灭命运,明朝在运行了276年之后轰然倒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覆灭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朱元璋。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集权专制。遇到皇帝昏庸的时候,朝廷没有纠错机制,大权被太监掌控,导致的后果就是***。
到了崇祯登基的时候,虽然魏忠贤是势力被铲除,但是恶果短期内无法消除,崇祯再有才干也无力回天。
所谓政治***就是吏治***,朱元璋的后代为了争夺皇位的内斗一代比一代激烈,严重的内耗削弱了朝廷权威的凝聚力,加重了政治***。明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无能,一个比一个******。皇帝迷恋声色犬马,大权旁落,买官卖官盛行,结党营私成为官场潜规则,贪官污吏遍布各个阶层,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
朝鲜外交官洪翼汉出使明朝,到给事中孙善继的花园,看到的景象让他瞠目结舌,这个五品官员的后花园后“极其佳丽”,“则虽穷一国之力未易办也。”,他非常纳闷:“给事何官,乃敢如是?”
大意是说:你一个给事中,有多大本事,能如此穷奢极欲?
原来这家伙是个大贪官,靠受贿起家,靠行贿升官飞黄腾达,曾经犯错被免职,但又靠金钱开道而复出。
洪翼汉得知内情后感叹不已:“呜呼!古人云:‘人君怙侈,自丧其国;匹夫骄奢,自丧其身。’殆善继之谓欤?善继以清朝坐废之人,敢玷录用之籍,亦可以观世变矣。”此时,连洪翼汉这样的外国友人也明末社会已经***透了,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好好做事无法升迁,得不到重用,官员只能向上级行贿来飞黄腾达。行贿的钱哪里来,受贿和盘剥百姓;以至于百姓抱怨“税官如狼如虎,与盗无异”。
在当时的官员看来,升官是一种投资,既然花钱买官,当官之后就要受益,为了收回投资并获利,只能贪赃枉法和巧立名目勒索百姓,还可以利用权力巧取豪夺,侵吞土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反贪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反贪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