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后世评论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后世评论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在位多少年?
唐朝是我国最经济最繁荣,文化最繁荣,在当场当时全球的中心,古时候就有万国来朝的传说,当时的经济人口也是最多,丝绸之路绵延东亚,南亚,中亚,西欧 ,日本,唐朝在位289年,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出现了贞观之治。
唐朝共存续289年。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所建。当时瓦岗寨翟让、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三支起义军反隋,李渊乘势而起,平定各割据势力,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朝于公元907年被朱温所灭。朱温本是黄巢起义军的将领,后投靠唐朝,获得封赏,帮助唐朝廷平定了起义军,朱温野心渐长,最终灭唐称帝,建立后梁,开启五代纷争局面。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
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联合孙德昭打败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
1.唐朝存在289年
2.从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到907年唐灭,共历二十一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宋朝的人如何看待唐朝,是怀念唐朝的强大还是觉得唐朝不如宋朝?
你好作者我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大家来讨论深思,查阅了很多资料,我们发现,宋代各个阶层对唐朝的看法,是不同的,他们对于唐代存在不同区域来做比较。
宋太祖:赞曰:昔者尧、舜以禅代,汤、武以征伐,皆南面而有天下。四圣人者往,世道升降,否泰推移。当斯民涂炭之秋,皇天眷求民主,亦惟责其济斯世而已。使其必得四圣人之才,而后以其行事畀之,则生民平治之期,殆无日也。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资料来源宋史)
宋太祖的评价推:尧、舜、商汤、周武王尊为四圣,认为自己功劳盖过唐代。
宋高宗:赞曰:昔夏后氏传五世而后羿篡,少康复立而祀夏;周传九世而厉王死于彘,宣王复立而继周;汉传十有一世而新莽窃位,光武复立而兴汉;晋传四世有怀、愍之祸,元帝正位于建邺;唐传六世有安、史之难,肃宗即位于灵武,宋传九世 。而徽、钦陷于金,高宗缵图于南京: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而有异同焉。(资料来源于宋史)
宋高宗则以享国作为对唐的比较。一个偏安一隅的帝王评价,显见十分狭隘。
宋朝的文人与唐朝的文人截然相反!
唐:盛邦!天下归一统,上国之泱泱,万方朝贺,无外之患、内之忧。
唐是知识分子与士大夫的乐园,物质极大丰富,精神高度自由。 只要你跻身名流,就可以天马行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就可以“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可以侠义、可以田园、可以雄壮、可以感悟,是真正的精神奇葩。
宋:承五代之弊,失幽云之险,国土未统,外患连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后世评论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后世评论唐朝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