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的历史大事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隋朝的历史大事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三次火烧少林寺事件?
第一次,北周。今日少林寺内有座唐人立写的《少林寺碑》,上面记载:“周武帝建德中,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率土伽蓝,咸从废毁。”可见这次灭法,少林寺被破坏的十分严重。
第二次,隋朝。在少林寺网站的寺院历史大事记中,列有这样一条:“大业十四年,天下大乱。少林寺为山贼所劫,塔院被焚,灵塔尚存。”隋代大业末年,“群贼以火焚之,不燃,远近珍异”。唐人的《少林寺碑》上也记载:“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
第三次,民国。1928年春天,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激战。3月15日,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占领了少林寺。根据记载,石友三便一把大火点燃了法堂。第二天,又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殿宇统统悉数付之一炬。一时间,在山野中即能遥望寺院惨状。除了殿宇,这次大火毁坏掉的少林珍宝不计其数,包括寺内被皇封的“五品树祖”、经卷、《少林寺志》木刻版、魏齐造像碑、达摩面壁影石等等全未幸免。这次大火是自隋唐以来少林寺所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
第一次 北周
第二次 隋朝
第三次 唐代
最严重的一次是1928年
少林寺最严重的一次劫难则发生在1928年,它给少林寺带来的灾难史无前例的:1928年春天,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开激战,樊钟秀曾把部队驻扎在少林寺内,3月15日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火烧少林寺。据载,石友三从登封城内运来煤油,涂抹在少林寺内建筑上后炮轰点燃,少林寺大多殿堂焚毁,“藏经阁前所有建筑和一些重要文物均被烧毁”。
火烧少林寺是真的吗,历史上火烧少林寺有几次?
真的
第一次 北周
第二次 隋朝
第三次 唐代
最严重的一次是1928年
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的劫难,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的“周武灭法”使少林寺佛像被毁、塔庙被砸、僧徒们流离失散;隋朝的“大业之火”和唐代末年武宗李炎时期的“会昌毁佛”,更让少林寺伤痕累累。 而少林寺最严重的一次劫难则发生在1928年,它给少林寺带来的灾难史无前例的:1928年春天,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开激战,樊钟秀曾把部队驻扎在少林寺内,3月15日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火烧少林寺。据载,石友三从登封城内运来煤油,涂抹在少林寺内建筑上后炮轰点燃,少林寺大多殿堂焚毁,“藏经阁前所有建筑和一些重要文物均被烧毁”。
少林寺古时共经历过三次毁灭性的打击,第一次是北周时期“周武灭佛”,第二次是隋朝的“大业之火”,第三次则是唐末的“会昌灭法”。这三次都使得少林寺深受重创,但是,却都没有近代的这一次来的残酷。
1928年3月21日,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少林寺上方的天空,弥漫的浓烟中夹杂着经书的灰烬,少林寺中没有梵音唱响,有的只是木头被烧时的“噼啪”声响。
第一次,北周。今日少林寺内有座唐人立写的《少林寺碑》,上面记载:“周武帝建德中,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率土伽蓝,咸从废毁。”可见这次灭法,少林寺被破坏的十分严重。
第二次,隋朝。在少林寺网站的寺院历史大事记中,列有这样一条:“大业十四年,天下大乱。少林寺为山贼所劫,塔院被焚,灵塔尚存。”隋代大业末年,“群贼以火焚之,不燃,远近珍异”。唐人的《少林寺碑》上也记载:“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
第三次,民国。1928年春天,吴佩孚集团军阀樊钟秀,与冯玉祥的部将石友三展激战。3月15日,石友三打败樊部后直接占领了少林寺。根据记载,石友三便一把大火点燃了法堂。第二天,又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殿宇统统悉数付之一炬。一时间,在山野中即能遥望寺院惨状。除了殿宇,这次大火毁坏掉的少林珍宝不计其数,包括寺内被皇封的“五品树祖”、经卷、《少林寺志》木刻版、魏齐造像碑、达摩面壁影石等等全未幸免。这次大火是自隋唐以来少林寺所遭受的最惨重的一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的历史大事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的历史大事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