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发展历史,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简介

kodinid 5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的火器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2. 明朝的火器有多先进?据说明朝有水雷地雷开花炮子母铳等等,清朝为何火器突然不见了?

明朝的火器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明代的几种火器

1. 火铳

明朝火器发展历史,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洪武时期的火铳

火铳是一种单兵武器,如同前文所述,明代的火铳并无太大创新,这种火铳在使用时有很多弊端, 就是装填弹丸的时间过长,而且由于缺少瞄准系统,精准度差。敌人往往乘装填弹丸的间隙冲杀而来, 手持火铳的士兵不带任何刀枪, 只能任人宰割,较为鸡肋。《明英宗实录》中记载:"军中手把铳发辄不继,贼已习知,每乘隙进兵。"

2. 鸟铳

明朝火器发展历史,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鸟铳也是一种单兵作战武器。明朝嘉靖年间从西方传入,是在火铳的基础上的提升。与火铳相比,鸟铳在设计上有创新,也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其炮管是由熟铁锻造而成,在装填火药的部位***取双层复合结构以增加强度。增加了扳机和瞄准系统,膛线也磨的更加光滑。大大加强了其易用性、可靠性和威力。

3. 佛郎机

佛郎机

明朝火器发展历史,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佛郎机是一类火炮的总称,从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 主要通过葡萄牙与明朝的冲突传入中国。与传统中国火炮相比,佛郎机在射击结构上大为创新。***取了子母铳的设计,大幅减少了装填***的时间。这样的设计也减少了炮管承受的压力。使得炮管可以设计的更细更长,有利于力量的聚集。故佛郎机有射程远、射速快、散热快、***量恒定、准确度高、穿透性强的优点。被广泛运用于陆战和海战。

4. 红夷大炮

明朝的火器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明朝火器的特点:制造精良,样式繁多。据《火龙神器阵法》、《武备志》等史书记载,此间多使用的火箭种类有单发火箭、多发齐射火药箭、多火药筒并联火箭、有翼火箭、多级火箭等,火箭的品种达几十种之多。品种多样,形式复杂。有三眼铳和四眼铳、连子铳、十连珠铳等手持火器,也有集束火箭、神火飞鸦、万人敌、火龙出水等轻型发射火器,更有佛朗机炮等重型发射火器。用途广泛,适合全地形、全兵种战斗。火器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的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大,一般筒内装填***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第二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的口径和形体都很大的火炮,多数筒内装填石、铅、铁等物,俗称"实心弹",少数则装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数百步至二三里距离,主要用于守寨和攻城,也用于野战、水战和海战。爆炸性火器也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地雷,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另一类就是水雷, [2] 有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等兵器。根据大量的史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和使用"两雷"的国家

明朝的火器有多先进?据说明朝有水雷地雷开花炮子母铳等等,清朝为何火器突然不见了?

我们先来看下明朝的火器有多先进。

明朝的火器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小型的以手持点放为主的火铳和鸟铳。一般口径都比较小,射程大多数只有数十步到二百步左右

另一类是安装在架座上发身的形体较大的火炮。这种火炮形体都较大,射程较远,一般使用内装填有铅、铁、石头等的实心弹,少数也装填爆炸性的球丸。明朝后期引进西方技术制造的号称“将军炮”的远程大炮,重达1.9吨,射程可以达到1900米。这种炮还有瞄准镜,可调节射击角度,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明代火器的品种繁多。叫得出名字的火器有神枪、大将军铁炮、二将军铁炮、大将军铜炮、小将军铜炮、神铳、大铜佛郎机、神炮、飞炮、铜铳、铁铳、马上佛郎机、神箭、铁宣风炮、缨子炮、铁佛郎机、铁三起炮、碗口炮、小神炮、铁蒺藜、新置的器械有九龙盘枪、铁鞭枪、火箭盘枪,子母炮、火箭等。

从以上所列举的明代火器的品种来看,明朝的热兵器制作已经达到了很先进的程度。这些火器在明朝的后期大量装备军队,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明军的战斗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后金努尔哈赤攻打宁远时,明守将袁崇焕就准备了12门大炮在城墙上,其中包括11门红夷大炮。当天凌晨,后金军利用牌车与后盾作掩护猛攻,袁崇焕就利用城上的12门大炮向攻城后金军猛轰。后金军的攻城器械在大炮的轰击下尽皆报废,攻城士兵死伤惨重。激战三日,后金军伤亡近2万,努尔哈赤不得不撤离军队回沈阳老家。这就是史家所谓的“宁远大捷”。由此可见有热兵器的大炮对军队的战斗力意义的重大。

清朝在取代明朝的战斗中,确实认识到了火器的威力,加上早期国家***,征战不断,也是非常注重火器的制造的。特别是大炮,清朝可是***的造了一段时期。比如康熙二十八年(1689)制造的"武成永固大将军"铜炮,口径15.5厘米,口壁厚16.5厘米,全长3.6米。此炮铸制精美,遍体饰有莲花文、蕉叶文、回文、乳钉文,尤其可贵的是双轮铁质炮车保存完好,连同火炮重达1万斤,是现存最大的清代火炮。

可是后来随着国内的叛乱平定,边疆也逐渐趋于稳定,到了康熙年间,就不再重视研发新的火炮,对外国火炮的仿制也不再积极。火器的制造也受到了一定的压制。特别是号称是清朝的“机关枪”的发明者戴梓被流放到沈阳后,火器制造甚至一度停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火器发展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火器 明朝 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