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故宫明朝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故宫明朝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故宫按时间顺序介绍发展历史
1、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2、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3、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故宫那些是明朝的?
有一批明代遗构,由于故宫尚未全部发表紫禁城内建筑断代意见和有些建筑时代有争议,无法一一列举。比较确定的如中和殿、保和殿、神武门城楼、角楼、弘义阁、南熏殿、钦安殿、钟粹宫正殿、储秀宫正殿、英华殿等等。另外紫禁城的四至面积、宏观上的整体布局都是来自明代,相当一部分宫殿保留明代命名。
明朝之前故宫有建吗?
明朝之前没有故宫。在中国,一般一个新的王朝建立后就要拆除旧王朝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当国都发生变动的时候前朝的皇宫都是要被拆除的.清朝入关后一是因为当时不可能让他们从容地另建一个宫殿而只能用明代的宫殿,而且由于他们也定都于北京所以就没有重建的必要.所以故宫就保留了.而明以前的宫殿都不存在了.而且中国的宫殿建筑多是砖木结构而不像西方是石头的,所以这也决定了它不易长久地保留,一旦废弃很快就坍塌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顺天府,遂开始全面营建北京城,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北京故宫。
明朝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名为京师,改南京应天府为留都,行“两京制”。朱棣称帝后的南京,仍留有有完整的机构。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克应天府,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改南直隶为江南省。
明清故宫的故事?
1. 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相传当时修建故宫的工人们,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每天都要喝上一碗带有糯米的汤水,以保持身体的力量和精神的饱满。
2.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曾经是中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在这里,很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都发生过,比如嘉靖帝的“大明***”,康熙帝的“三朝元老”,乾隆帝的“六十寿辰”等。
3. 故宫内部有很多精美的宫廷建筑、花园和文化艺术珍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乾清门和午门,还有珍宝馆、钟表馆、书画馆等。这些宫殿和馆藏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年,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相传当时修建故宫的工人们,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每天都要喝上一碗带有糯米的汤水,以保持身体的力量和精神的饱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故宫明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故宫明朝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