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镇雄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镇雄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云南镇雄王家有状元吗?
云南省古代历史上的状元:
1、明朝嘉靖时期:云南省楚雄州李启东,1532年中状元。但皇帝以此人为边疆之人,降为而甲第一。
2、清朝光绪年间,云南曲靖会泽人骆成骧,于1895年中状元。
3、清朝光绪年间,云南石屏县袁嘉谷,于1903年中状元。
600年古墓算文物吗?
算,王氏天乾公古墓建墓至今六百余年载,占地面积六十余平方米,镇雄王氏始祖天乾公之墓,于明朝历历年间由王氏一族建造。古墓为筑全石墓,碑镌“皇明特授都指挥使”等字。
时值***与盗墓也未受到严重破坏,只是古墓文物被一盗而空,幸喜古墓的两个墓室等整体框架破坏不严重。
昭通彝良有什么著名建筑?
彝良著名建筑:
1.彝良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又名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云南昭通彝良县城西侧将军山上。1991年建成,馆舍共三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馆藏有罗炳辉将军生前事迹介绍、资料及图片展览。展室分为四个主题,即: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
2.奎香烈士陵墓。奎香烈士陵墓1950年1月,中国人民***十六军侦察营(代号“王殿部”)和中国人民***滇桂黔边区游击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奉命赴彝歼灭逃跑暂驻彝良角奎的-宋希廉部队第二军七十六师张桐森残部。
3.千年古镇牛街。千年古镇牛街牛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四年(1381)随芒部土司归附明朝,次年随芒部府隶云南布政政司,明洪武十六年正月随芒部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清雍正五年(1727)随镇雄复隶云南布政使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从镇雄划归当年始设的彝良县至今。
大清王朝的时候,四川的版图有多大?
前不久去博物馆,听到解说人员是这样介绍四川的:四川的名字来源于四川境内的四条河流: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大川,因此而得名。其实就解释完全错误,那四川又是什么意思呢?
四条河的解释所能找到的出处是晚清民国通识课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但是这解释明显不靠谱,著名文史家流沙河先生对于这个说法做过明确的否定。
“省名四川,非谓此省有四条川。长江三峡,古称川峡。元代分为川峡东路、川峡西路、川峡南路、川峡北路,共四个行政区,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而建行省。
我们且不讨论老先生讲得是否全对。四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先秦时期四川称为巴蜀地区,秦灭巴蜀后,分别设立了巴郡、蜀郡。汉朝又将三峡以西的地区称为益州,四川以北的地区称为剑南。到了唐朝中晚期,在原来巴郡、蜀郡的基础上将四川分为川西和川东,分别设立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
宋太宗至道3年(9***年),北宋将全国分为十五路,相当于十五个省,而四川地区分为西川路和峡西路,因此也称为川峡地区。峡指三峡,而川却不是指河流,而是指四川盆地平川沃野。
感谢邀请,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四川版图是怎么样的,但是你真的了解在大清的时候,四川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大领域,乱分治
清朝时四川,则是因为辖区面积辽阔。所以没有再添加其他的省份,也没有被交给其他总督管理。所以在清朝统治的前期,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四川总督和四川巡抚同时存在,而且都在成都办公。总督基本上是负责军事,而巡抚这是负责政事和民生,两人分管不同的领域。
这样的情况可能在当时没大事的时候可能还能和睦相处,但是当叛乱出现的时候,两位大佬官位平级,大家都互不相让,导致经常内斗而不干实事。而当时四川也因为有各种少数民族部落的存在,中央的管理也十分松散,所以当时的四川虽然面积广大,但实际上更像是各地区分治。
到底有多大?
其实在清朝的时候四川省的辖区比现在大得多,辖区包括现在的四川、重庆以及西藏的东部地区。但是在此后的二百多年之后四川辖区不断缩小,直至今天。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朝对四川的统治最早要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张献忠在清军的追击之下,不得不逃入四川,并且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
顺治三年,张献忠战死,但是四川境内反抗清军的地方武装并没有因此停止抵抗。从顺治三年一直到康熙二十年,清军与四川军民的较量一直在持续,川人被大肆***,十室九空。
直到康熙二十后以后,四川才逐渐被清***全部占领,随后,清军逐渐剿灭四川各地的反抗力量,实现了对四川的完全统一管理。
那么此时,大清王朝治下的四川省版图有多大呢?
当时四川版图的西部疆域已经达到了川西高原,也就是今天甘孜州西部的巴塘和理塘,这一边界线和今天四川省西部边界线大致相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在川南,自明末以来,镇雄、乌蒙、东川三个原本是属于云南的地区一直被四川管理,清***对此进行了调整,将三地重新归还云南省,同时还把遵义返还给了贵州,这样一来,南部地区的版图基本上划定,和现在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为了加强对川东和川西南统治,清朝***在原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又在全川新增了一个新的行政机构——道,全川分五道。
管理川西北地区的是成绵道,也叫川西道。辖成都府和龙安府,绵、茂二直隶州,松潘、理番、懋功三个直隶厅。
管理川东的叫川东道,所辖地区包括了今天的重庆市及其周边大部分县区。管理川北的叫川北道,辖区大致包括今天南充、广安、遂宁、巴中、广元五个市的大部分地区及中江、安岳、乐至等县。
上川南道也叫建昌道,辖雅州、嘉定、宁远三府,眉、邛二个直隶州。下川南道也叫永宁道,辖叙州府,泸、资两直隶州,大致相今天四川大凉山以东,仁寿、资阳以南,隆昌、合江以西地区。
从以上设置可以看出,实际上清朝年间的四川省版图和现在的四川省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镇雄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镇雄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