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舟山明朝海禁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舟山明朝海禁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舟山的历史资料?
春秋时属越,称“甬东”。战国时楚灭越,遂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甬东为会稽郡鄮县东境地。隋开皇九年(589)废会稽郡,并鄞、鄮、余姚三县为句章县,甬东随鄮县并入句章县。
唐武德四年(621)以句章、鄞、鄮地置鄞州,甬东归鄞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8)废翁山入鄞县。端拱二年(989) 置巡检司。熙宁六年(1073)七月,应原鄞县令王安石奏,析鄞县之富都、安期、蓬莱三乡,建县治,名昌国。
元至元十五年(1278),因“海道险要”和“户口倍万”,升县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改昌国州为县。十二年(1379), 置昌国守御千户所。至十七年置昌国卫。二十年(1387)六月,废昌国县,置昌国乡。徙昌国卫于象山县南天门山。舟山置中中、中左两千户所,隶昌国卫,二十五年改隶定海卫。二十年六月废昌国县。此后,始称昌国为舟山。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颁“展海令”,开海禁,舟山开始展复,渔业农业渐兴。移定海镇总兵于舟山,建舟山镇。二十六年五月,康熙帝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匾额。二十七年(1688),建定海县(原定海县改为镇海县)。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定海陷落。二十一年(1841)二月,英军自定海撤退。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兵3000人重建定海防务。 四月,定海县升为直隶厅。
辛亥革命(1911)后,新置定海县治。
1949年7月,***定海县委、定海县人民***在宁波庄桥成立。1950年5月17日定海解放后,定海县人民***迁至定海城关。1953年6月10日,经***院批准,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3县,划入嵊泗县,设立舟山专区。1967年3月,舟山专区改称舟山地区。1978年9月,成立舟山地区行政公署。1987年1月,撤消舟山地区,建立舟山市,辖定海、普陀两区和岱山、嵊泗两县。2011年6月30日,***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清代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
清初,为防止郑成功等反清复明势力获得大陆的支持,顺治十三年(1656),清***颁布 “禁海令”,实行海禁政策。
1683 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军占领台湾后,清***没了后顾 之忧,康熙皇帝以国计民生为念,下旨解除海禁,开放对外贸易, 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海关管理制度。
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防止)洋商北上“移市入浙”, 清***下令“洋船只准在广州收泊交易”,江、闽、浙三海关 只(仅)办理本国商船运载进出口货物及东洋、南洋商船贸易 手续,粤海关成为唯一监管西洋商船进出口贸易的海关。
清政 府还实行行商垄断的对外贸易制度,规定外商只能与十三行进 行贸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连云港)设海关征税,开始与外国通商,这也是中华大地创立海关之始。
设立海关后,清朝宣布对荷兰、暹罗(泰国)等国商船免税,对其他各国商船也减免商税,以示大清“怀远”政策。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颁布海关征收则例,把进口货物分为食物、用物和杂物四类,从价课税,进口货物税率为4%,出口税率为1.6%。另外,海船按大小征收船税,每船约2000两白银。此时,海关关税不重,沿海各地商业极为兴盛,西方各国争相前来贸易。
由于当时封建自燃经济占主导地位,对洋货需求较少,而出口的丝绸、瓷器很多,所以清朝一直占据着贸易顺差的优势。之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在我国沿海进行走私***等一系列非法活动。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清朝下令,浙江沿海海关税增加一倍,目的是减少西洋各国北上通商,“滋忧生事”。后干脆封闭了其他港口,只准广州一处通商。至此,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使臣到热河行宫朝见乾隆,提出准许英国商人在宁波、舟山及天津、广东自由通商并减免税收的要求,当即遭到乾隆的拒绝。乾隆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谕旨中指出:尔国所请“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乾隆强硬地扞卫了清朝的关税自***和国家利益,但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了正常的对外贸易,失去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舟山明朝海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舟山明朝海禁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