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唐朝李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唐朝李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周李贤和唐朝李渊是什么关系?
李贤(502-569),字贤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重臣。西汉骑都尉李陵之后,太师李穆之兄。
北魏孝庄帝在位时期,李贤先后从平万俟丑奴、侯莫陈崇、豆卢狼、莫折后炽,拜原州刺史。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授骠骑大将军,官至河西郡公,职高位尊,显赫一时,迁开府仪同三司、瓜州刺史。抚养宇文邕兄弟,累迁河州总管。天和四年(569年)卒,年六十八,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谥号为桓。
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关系?
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是亲兄弟。
长子李弘,李弘是李显的第五个儿子,但却是李显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英年早逝;次子李贤,后来被武则天给逼死了;三子李贤,两度为帝,最后死在了自己媳妇手里;四子李旦,同样是两度登基为帝,最后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李弘(653~675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六任皇帝,公元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李轮、武轮,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五位皇帝(不算唐少帝和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
李弘李贤李显李旦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是兄弟关系,他们都是武则天的儿子。
武则天长子 代王李弘,后封为太子,死后谥“孝敬皇帝。
次子 潞王李贤,李弘死后,封为太子,死后谥“章怀太子”。
三子 唐中宗李显。
四子 唐睿宗李旦。
李贤有儿子吗?
李贤有儿子,而且有三个儿子!
李守义,李守礼,李光顺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
唐朝李哲在位多少年?
李显(656-710)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在位时间:683年-684年、705年-710年,年号嗣圣、神龙、景龙,谥号孝和皇帝,两度为帝,一共在位6年多!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显庆元年(656年)出生,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软禁,于居所度日如年,常恐遭到毒害。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李显复位。仅仅五年后的景龙四年(710年)五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在汤饼中下毒将中宗毒死(或为病逝),时年五十五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唐朝李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唐朝李贤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