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简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隋朝到清朝的历史简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捋清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历史脉络?
魏晋南北朝,这五个字其实已经将这近四百年的历史梳理的很清楚了,其关键字便是“正统”。
把握了正统所在,便理清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正统之争虽然在今天看来本身意义不大,但对于我们梳理历史的脉络还是很有帮助的。
1,魏
魏,代表的是三国时期,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我们对这段历史都很熟。
221年,刘备称帝于蜀地
229年,孙权称帝于江南
2,晋
晋,便是两晋,其中西晋统一了天下,结束了三国时代;而东晋则偏安江南,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正统一直在晋朝,不管北方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时间的总称,对于不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会觉得非常难以记忆。笔者热爱中国历史,交给大家一个便于理解而且不会混淆的记忆方法。魏晋南北朝实际上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段历史时期的合称。大家可以分开了解,然后就能捋清这段历史了。
三国时期
对于三国,大家应该非常熟悉,由于魏国是三国中的正统,所以用魏的称号代表了整个三国时期。笔者给大家划个时间表,狭义的三国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280年司马炎灭吴为为止,广义的三国就是把开始的时间提前到东汉末年。所以魏晋南北朝中的魏,指代的是魏、蜀、吴三国时期。
两晋时期
两晋就是三国以后的时期,分为西晋与东晋。西晋就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所建立。265年,司马炎废除魏元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三国。其中要注意,蜀国是263年就被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灭掉了,所以西晋只是灭了吴国。西晋时期主要的代表事件有“贾后专权”,“士族当道”,“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西晋被匈奴灭亡后,琅琊王在江南建立了一个小朝廷,表示延续晋朝的正统,这就是东晋(317年-420年)。与西晋不一样,东晋只是个割据政权,疆域大体上在长江以南,北方地区完全沦陷于游牧民族手中。以匈奴、鲜卑等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先后或者同时在中国北方建立了16个割据***,实际上远不只16个,北魏史学家将其中16个具有代表性的***圈出来,记载在史书上。所以,东晋时期是个分裂时期,南方为统一的东晋,北方为16国混战,统称为东晋16国。东晋结合之前的西晋,一起被称为两晋。
南北朝时期
东晋16国之后,我国就进入了南北双方军事对峙的时期,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南北朝。注意:南北朝并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段时间、多个王朝的简称。原来的东晋王朝存在了103年,始终没有收复中原;北方的16国大分裂,谁也没有能统一中国。在这种形势下,新的时代又出现了。
东晋的权臣刘裕发动北伐,消灭了16国中的南燕、后秦,并在公元420年废除东晋,建立宋朝;混战的北方也逐渐一统,出现了鲜卑族拓拔部建立的北魏国。439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统一北方。时间进展到这里,形势再次明了。中国的南方是宋朝,北方是魏朝。笔者要特别说明一下,中国历史上同国号的***比较多,这个刘宋与包拯所处的北宋不是一回事,同样的,这个拓拔魏与曹丕建立的魏也不是一回事。
东晋16国混战变成了宋、魏的南北对峙,但是南北又经常爆发战争,谁也无法消灭谁。宋朝的北伐从来没有越过黄河,北魏的南征也没有占领长江以南,所以称为南北朝划江而治。南北朝这段时间里,南方的朝代更替分为宋、齐、梁、陈四个阶段;北方的朝代更替为北魏、西魏与东魏并立、北齐与北周并立三个阶段。
魏晋南北朝,也叫三国两晋南北朝,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到公元589年隋灭陈之战,南北一统,长达369年的时段。
这段时间中国北方陷入了五胡乱华、十六国的大乱斗,北方简直就是乱成了一锅粥。
南方相对平静点,不过宋齐梁陈也是交错更迭,让人目不暇接,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给人非常乱的感觉,那处长就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脉络。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东汉灭亡,曹魏建立,紧随其后,吴国孙权称帝、蜀国刘备称帝。
由于司马懿太长寿,熬死了魏国三代皇帝,到曹芳朝,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全面掌控了曹魏***,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承袭曹魏权柄。
到了司马炎时代,西晋篡魏自立,吴蜀灭亡,天下一统,后来八王之乱爆发,匈奴人刘渊趁火打劫灭了西晋,北方开启五胡十六国时代。
晋室衣冠南渡,东晋建立,东晋十六国局面形成,此时北方前秦崛起一统北方黄河流域。
膨胀自爆的苻坚发起淝水之战打算一鼓作气灭了东晋,结果被打得尿裤子,狼狈逃回了北方,北方再度陷入异族军阀混战的格局。
而此时,刘裕篡晋自代,刘宋王朝建立,北方在大厮杀后,鲜卑族北魏强势崛起一统黄河流域。
紧接着,北魏南迁洛阳,孝文帝改革,胡人汉化,北魏瓦解,分裂成西魏和东魏,南方宋齐梁陈一次更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简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到清朝的历史简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