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历史笔记初中地理下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朝历史笔记初中地理下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大运河起止点和终止点?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4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一千七百余公里,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隋朝大运河于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分四段: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南粮北运,一是为了满足长安、洛阳地区的粮食需要,二是为征伐高丽做准备。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进一步便利了南北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隋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由于工程浩大,征发频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激化了隋朝的阶级矛盾。再加上大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多次利用大运河到江南巡游,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又进一步促使国内矛盾激化和爆发,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短命而亡。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从洛阳为中心,往南直到杭州,往北直到北京,而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全程将近2700公里,跨越了将近10个维度。如果按照现在地理图来看的话,横跨天津,河北,北京,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
隋朝大运河的整个拓宽和修建过程,所耗费的人力是极其巨大的,在河南、淮北诸多郡县当中,征调将近百万人只为了去修一个通济渠,而除却通济渠之外还有诸多渠道需要贯通,需要南北进行大贯通,在这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隋朝大运河,一共有四段分别为江南河段、坎沟河段、通济渠段和永济渠道。除去这四大段之外,还有其余的连接点,将钱塘江,黄河,长江,海河,淮河5大水系进行连接。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这条大运河起点在北京,终点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初中历史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1.亚洲古代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3.非洲古代文明:埃及文明。
4.亚美尼亚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
1.夏朝:黄河中游地区。
2.商朝:黄河流域地区。
4.秦朝:由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四川盆地。
隋朝党项的地理位置?
党项族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后期,当时这个民族还属于原始社会的后期。在隋朝建立的初期,这个民族所在的地区正好位于隋朝与吐蕃之间,所以一部分党项人归顺吐蕃,另一部分则投靠了隋朝。
在唐朝建立的初期,唐朝对党项族也***用了惯用了羁縻之策。由于唐朝国力强盛,党项族一直没有什么机会。
在这次***中,党项族首领因平乱有功被授予了管理地方的权力,这是党项人首次接触实际的权力。
唐末的那场农民起义之中,这个民族又一次把握住了机会,成为了唐末诸侯中的一员。虽然此时这个民族仍然只偏居西北,但也随时准备进入中原分一杯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历史笔记初中地理下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历史笔记初中地理下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