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的国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的国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朝古都?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攻占大都(即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1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设立国子监等衙门。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隔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1420年完工,1421年迁都北京。
明朝国号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称皇明,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称朱明。
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源头是明教,而南京大学胡阿祥等认为此国号出自白莲教,而源头则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用“明”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另有观点认为,明朝国号出自《周易·乾·彖》“大明终始”,与元朝国号同出一典,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应天府,即今南京地区。
公元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即今北京地区。
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等地区。
顺天府是明朝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其辖区划分为四个厅。西路厅分管涿州、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路厅分管通州、蓟州、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南路厅分管霸州、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北路厅分管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平谷。
明代全国十六个大城市?
1、 顺天府(今北京)
2、 应天府(今南京)
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
3 、苏州府
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崇明县和太仓州,是南方的经济大城。
4、 开封府
5、 西安府
明太祖洪武2年 ,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大城市,共有33个。这在《大明会典》中也有所记载:“宣德四年,令顺天(北京),应天(南京)、苏(州)、松(江)、镇江、淮安、常州、扬州、仪真,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福建福州、建宁,湖广武昌、荆江,江西南昌、吉安、临江、清江,广东广州,河南开封,山东济南、济宁、德州、临清,广西桂林,山西太原、平阳、蒲州,四川成都、重庆、泸州,共三十三府州县,市镇店肆门摊税课加五倍,候钞法通行止。
明朝城池等级?
第一级城(巨型城):城周超过25千米。全国只有南京、北京、凤阳三处。
第二级城(大型城):城周在超过12-25千米之间。全国有杭州、苏州、广州、太原、福州、西安、济南、成都、开封、庐州等。
第***城(中型城):城周在超过5-12千米之间。各省省会。
第四级城(小型城):城周在超过2-5千米之间。所有府、州的城。
第五级城(微型城):城周不满2千米。此类城数量最多,如全国多数县城,特别是在西部边疆地区的,周围概小于2千米。
地方行政的等级高低,影响城的规模。国都较省城大,省城较府、州城大,而府、州之城又较县、厅之城为大。但因地区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城,不少反比西部边疆地区的府城、州城为大。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为西安城墙、南京城墙、荆州城墙、开封城墙。城墙在中国其他城市也有部分保存,如长沙城南的天心阁即为城楼,广州城北的镇海楼即位城楼,为古城墙的一部分。现存山西平遥古城,其古城墙可以考证的历史最早建于前827年——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目前看到的还是以明清修建为主;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远的古城墙为楚长城,位于河南省南召县板山坪镇周家寨楚长城遗址,经专家据考证约建于前688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的国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的国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