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王朝状元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唐朝王朝状元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个朝代状元最多?
状元最多朝代是唐朝,共141人。
如今可考证的有姓名留存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人,辽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的傅善祥。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意在选才,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坛、文坛上都有深远的影响。虽然那时开科取士不是唯一的入仕之路,但也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通道,使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浩浩荡荡的进军京都。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官场知识结构产生极大的变化。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 壬午科,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据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时代的孙伏伽,具体如何?
我国的科举制度诞生在隋朝,却为何第一名状元出现在唐朝呢?
隋文帝杨坚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为华夏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科举制度,但最初的科举制度,只有进士科,录取就是录取,没有明显的排名,尤其是把前三名拿出来说事儿的。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杨广没能守住大隋江山,于是唐朝登上了历史舞台,唐继隋制,科举制度也被继承了下来。
第一位在唐代取得科举第一名的人叫孙伏伽,不愧是状元,起的名字都这么洋气,有点俄罗斯风格。
孙伏伽本是隋朝一小吏,唐朝建立,孙伏伽归顺新朝,并参加了李渊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孙伏伽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笔试拿了第一名,到了殿试又得了第一名,李渊非常赏识此人,立马钦点为一甲头名,孙伏伽也就成了史载的第一位状元郎。
孙伏伽凭着状元这个金字招牌进入了官场,参加过玄武门之变,被封过男爵,历经宦海沉浮,也没有啥太大的作为,这也许就为今后的状元们奠定了一个基调:分数高不一定能力强,历代响当当的名臣众多,但状元出身份,真的没有几个。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谈到孙伏伽,这个人绝大多数人都不熟悉。而且他也不一定是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甚至可以说确定不是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但是没办法,他就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姓可考的状元。
中国的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文帝时期,并由隋炀帝正式把它制度化,推行至天下。但是由于炀帝时期天下***,而且科举考试录取比例较低,入仕途径也不全是科举考试,因此隋朝三十七年,没有留下一个状元的名字。
进入唐朝以后,为了遏制地方豪强的势力,高祖、太宗两朝继续延续科举考试制度,并且加大了录取比例,且官员入仕的途径也逐渐向科举倾斜。所以科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进士及第也成了越来越光荣的事情。而进士中的佼佼者,更是翘楚中的翘楚了,也就是状元了。
在这种条件下,孙伏伽,这位早先仅仅是个县吏的小人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武德五年进士科甲榜第一位的他,后来被封了男爵,官职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并且留下了死谏李世民的佳话。但是这都不重要,千年第一状元的身份,已经足够他为后人所仰望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随着古代选拔官员科举制度的兴起和发展,让古代学子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故而在科举考试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的状元,至于谁才是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以历史上记载完备、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状元则是孙伏伽。
孙伏伽他是唐朝第一科的状元,当然他也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状元。他是在唐朝武德五年,也就是公元622年,为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因此孙伏伽后来在唐朝得以为官。
不过孙伏伽虽然为唐初时期的大臣,但他在隋朝时就已经步入仕途了。当然在隋朝时期的孙伏伽做的是官职卑微的地方小吏。后升为万年县法曹。
李渊建立唐朝后,孙伏伽就归顺了唐朝,在武德五年时,为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所以他就是大唐第一科状元,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后来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矛盾冲突激烈,从而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厚,李世民取得权利,而孙伏伽则被赐爵,他的爵位是男爵(古代五爵公侯伯子男)。
李世民为帝后,孙伏伽曾先后做了大理寺少卿、刑部郎中、户部侍郎、大理寺卿、陕州刺史等。到唐高宗时期,孙伏伽因年老辞官归隐,后得以善终。
孙伏伽作为唐朝初时期的大臣,他在为官期间,是关心民生,敢为民***的。当然他也是一个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
比如李世民为帝后,常常会出去打猎,并且他曾经东征西讨、征战沙场,如今天下大定,胡而以打猎消遣一下。但是孙伏伽却担心李世民的安危,怕出现不必要的危险,所以就在李世民处于兴头上时劝谏李世民,李世民当然很生气。孙伏伽却以死相谏。
当然李世民毕竟是一个能听谏言的明君,最后李世民就对孙伏伽说:今天不去打猎了,你真是一个诚信有勇的君子,***有你也是一种福分的。
所以,孙伏伽这个人,能成为状元,说明他是有才的。而他为人忠直诚恳,又敢于直言劝谏,这就颇和魏征有些像。所以他在***还是有一定名气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王朝状元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王朝状元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