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和对历史的影响?
起因
主要包括唐朝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经过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由于叛军内部不和,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谋杀,后是安庆绪被部下史思明斩首,然后是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绞死,最后是史朝义兵败***,这样安史之乱结束。
结果
安史之乱导致河西、陇右的大片土地落入了吐蕃之手,造成了长安的西边无险可守,对唐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在范阳崛起,与他同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分不开,而范阳之所以精兵甲天下,正是唐王朝遏制两蕃的需要。
影响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由于唐末封建军阀的多年争战,致使土地荒芜,水利失修,人民处于战祸灾难之中。,不过严重打击了唐朝统治,促使了民族分裂,割据政权产生,客观上***了北方人南迁,南方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时间轴及事件?
1.
隋朝开国 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隋文帝杨坚改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
2.
统一国家 公元587年10月隋文帝废除西梁,588年发动灭陈战争,并于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3.
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一后,励精图治,一方面躬行俭朴 ,一方面***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
安史之乱的历史?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是指唐朝时期,安禄山与史思明之乱,发生在755年至763年间。这场叛乱带来的动荡局面,持续了整整8年,对整个唐朝统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历史记录,叛乱的原因是晚唐末年中央******,官僚权力太过集中,导致外族豪强崛起,民生凋敝,造成民怨沸腾,从而引发了这场叛乱。
在这场叛乱中,安禄山的势力范围覆盖了黄河流域,史思明的势力则主要是在长江流域,两股势力不断互战,使得唐朝的治理不堪其扰。
最终,唐朝在经过多年的战乱后,虽然成功平定了叛乱,但也由此开始走向了衰落。
公元755年到763年,唐朝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攻占了唐朝都城长安和洛阳,后被唐朝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这一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
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