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宝船历史,明朝宝船历史简介

kodinid 5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宝船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明朝宝船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古代第一艘100米的船?
  2. 郑和宝船时速?
  3. 郑和宝船到过欧洲吗?
  4. 中国明代郑和没有到过哪里?
  5. 明代宝船究竟有多大?

中国古代第一艘100米的船?

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也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代海军中的旗舰、主力舰。

另有一种说法,郑和宝船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海船的总称,郑和船队是由多种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它们统称为郑和宝船。现代对郑和宝船的研究及仿制较多,但郑和宝船的具体形制结构及尺度大小一直存在争议。

郑和宝船时速?

明代郑和下西洋所用的12张帆宝船,日均航速达到100海里,最大航速甚至可达130海里以上。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郑和宝船到过欧洲吗?

郑和的宝船船队曾多次进行七下西洋的航行,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到过欧洲。根据历史记载,郑和的船队在明朝宣德年间(1405年至1433年)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到达了东南亚、南亚、非洲东岸等地,但没有直接航行到欧洲。郑和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外交、贸易朝贡活动,拓展中国的影响力和交往范围。

尽管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郑和的船队到过欧洲,但有一些争议性的学术观点认为他们可能在远洋航行中曾抵达过地中海地区或甚至更远的地方。然而,这些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议,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历史学界认可。

总的来说,虽然郑和的船队在宣德七次下西洋的航行中扩展了中国的航海和贸易活动,但至今尚无确凿证据表明他们直接到过欧洲。

中国明代郑和没有到过哪里?

中国明代郑和没有到过欧洲,美洲,大洋洲。明代的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在明成祖永乐皇帝登基后,为了对外宣扬大明国威,郑和被明成祖派遣下西洋,于是郑和作为钦差,开始他传奇的航海史,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郑和的船队主要对在东南亚和印度洋,红海,北非沿岸的国家进行交流,但是他也是早于麦哲伦的伟大航海家。

明代宝船究竟有多大?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的船队里,总共240艘左右的船只里,包括宝船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木质),它们主要建造于南京宝船厂。

船有4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1000余人,载重量800吨,可谓体式巍然,巨无匹敌。《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龙江船厂是明代设于南京的一个著名造船厂,大量商船与战船建造于此。明朝嘉靖年闻的工部主事李昭祥,曾经主持过龙江船厂,他后来撰写了一部《龙江船厂志》。

在这部志书中,李昭祥虽然没有明确记载5000料船舶长宽几何,但却有100料、150料、200料、400料战座船的船长数据,它们的长度分别是49.2尺、55尺、60.8尺和80.95尺。《瀛涯胜览》中记载的大型宝船船长4丈4尺,比推算的数据还要小,说明这种宝船还达不到500料还不是郑和宝船中最大的,其存在是毫无疑问的。至于马欢为什么在《瀛涯胜览》中没有将最大宝船的尺寸记录在案,可能是因为每次下西洋郑和船队的最大宝船尺寸都不一样,马欢所参加的是第四次、第六次、第七次下西洋,他所见到的最大宝船长度是44丈4尺,而洪保出海时所乘坐的最大宝船是5000料。与《瀛涯胜览》中记载的长37丈、宽15丈的中型宝船是一致的,有力地证明了《瀛涯胜览》记载的可靠性。

洪保曾奉皇帝之命七下西洋,其中有四次是以副使太监的身份跟随郑和一起出使西洋的。洪保不仅是一名外交家,而且是一名航海家,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断定,洪保在寿藏铭中对船舶大小与法是:“船料一船底长(尺)×船面宽×舱深(尺),再除以十而得。”根据现代造船的数据给出了一个大致推断,认为5000料宝船的排水量当在5000至10000之间,相当于一艘中型导弹驱逐舰的吨位。虽然郑和宝船未必有那么大,但即使在5000吨至10000吨屯之间,也是古代中国人民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宝船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宝船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郑和 西洋 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