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历史忠臣排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明朝历史忠臣排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末第一忠臣?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戚继光作为我国的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其当时创立的“戚家军”,使得倭寇闻风丧胆,一举扫平了明朝持续很久的倭患。据说我们的戚继光先生还是一个“妻管严”,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爱和尊重妻子。
明末十大猛人?
祖大寿,袁崇焕手下最亲近最忠诚的将领,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
左良玉,字昆山,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明朝一个普通的将领,多次因为失职兵败而受到处分。
陈奇瑜,山西保德人,字玉铉,被后人称为明末第一猛人。
吴三桂,清宫戏的常见主角,但在明朝之时,他仅是一位杰出的青年将领。
卢象升,在当时的起义军嘴里,叫卢阎王。
袁崇焕,一个谈明史绕不开的人,一个有着无数争议的人。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本是明朝将领,却从明末折腾到了清朝。
孙传庭,字伯雅,明末名将,代州镇武卫人。
孙承宗,明史中唯一一个独自成传的人,明末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
严嵩杀的忠臣
杨继盛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杨继盛斋戒三日后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然而严嵩***传圣旨,将杨继盛廷杖一百,投入死牢。一位同僚实在看不下去,托人送给杨继盛一副蛇胆,告诉他:用此物可以止痛。但杨继盛却以“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拒绝了。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十月被***
晁错、裴炎、于谦三位忠臣如何排名?
裴炎大唐宰相忠于李唐王朝被女皇武则天斩杀,于谦挽救大明的功臣一朝清官忠臣贡献最大为同僚嫉害被英宗斩杀,晁错一心为汉景帝巩固皇权力主削藩却触怒权贵被同僚谗言诬告为景帝下令腰斩死的最悲惨。于谦贡献最大被冤杀排第一、晁错一心为汉含冤死排第二、裴炎不屈武皇终丧命排第三。
要想评价出三人的排名,就得知道三人的事迹,三人都是忠臣,本不应该这样分高低,如果硬要分排名的话,就从能力来说。
晁错(前200-154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文帝时任太子家令,景帝时任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弄抑商的政策,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提出移民实边,抵御匈奴;在政治上主张削籓,以加强中央统治。因为削籓,损害诸侯利益,被诸侯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反叛,被景帝腰斩于东市。
裴炎(?-684年)唐朝宰相,唐高宗顾命大臣,中书令。684年,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唐睿宗。因反对武则天立武氏七庙得罪武则天,在扬州举行叛乱,主张还政睿宗,被诬陷谋反,斩首于洛阳。
于谦(1398-1457)明朝名臣,名族英雄。1426年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被宣宗赏识。明英宗时因得罪王振,被下狱,得百姓,官吏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持固守京师。明代宗即位,于谦率领二十二万军队,在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说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被迫释放英宗。又派兵出关屯守,使边境得以安宁。因为他个性刚直,招到很多人的忌恨。1457年英宗复辟,于谦被石亨诬陷遇害。于谦忧国忘身,生活简朴,深得百姓爱戴,《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能力最强,由于他的抵御不至于使明朝迁都,保护了百姓。晁错的主张使得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他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件事。裴炎虽然忠心李唐,但他勾结徐敬业,以致被杀。无论从能力来说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来看,于谦无疑是三人中排名第一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历史忠臣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历史忠臣排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