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大清村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杭州大清村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清口的历史?
古清口
即泗口。又名淮泗口、清河口。古泗水入淮之口。《汉书·地理志》、《水经·济水》 云: 泗水至睢陵县 (今江苏盱眙县西北)南入淮。郦注以为在角城 (今江苏淮阴市西南) 入淮。因泗水一名清水,故名。泗水为中原水运要道,清口扼南北交通咽喉,为历代战争要地。《陈书·吴明彻传》: 太建九年 (577) 北伐,至吕梁,“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轨轻行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冀其获济。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又 《资治通鉴》: 唐乾宁四年 (8***),朱全忠举兵击杨行密,遣将庞师古领徐、宿、宋、滑七万之兵 “营于清口”,皆此。金、元后,黄河夺淮入泗,清口遂为河防要地。明、清时成为黄河、淮水交会之处。
古清口位于淮阴区袁集乡桂塘村,南为华能杨庄电厂,北为桂塘村。
中文名
古清口遗址
类别
古遗址
距当地百姓讲述,该地是泗水与淮水交汇冲击而形成,地势十分开阔;面积很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曾经有6次大的战争在此发生。遗址上面有芦苇、水塘,一条堤坝、土路将遗址一分为二。道路两侧的大部分土地作为华能电厂煤灰存放处。
古清口,又名淮口、清河口,位于淮河北岸的淮阴区码头镇。在《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古清口是古代淮水入黄河的重要口岸,也是漕粮北运开封、洛阳等地的起点。在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后,清口成为黄、淮交汇处,历经明、清两朝,对治黄、治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黄河多次决口,大清河被淤垫成为“老黄河”,小清河成为黄河入淮的独行通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清口逐渐被人淡忘,“小清口”的“小”字也渐渐不提,于是“小清口”在明代嘉靖以后便被称为“清口”。
清口是明清两朝的军事、经济重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到:“论天下险要,必于淮泗,泗自三河口以至淮安府山阳、清河二县,为淮泗之会,而清河又其冲要之地。”
在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黄河再次改道,使得清口成为黄、淮、运河交汇处,成为大运河的重要枢纽。作为枢纽,横跨中运河、淮北盐河、黄河故道、里运河、张福河、张庄河等七条河,结构非常复杂。
总的来说,古清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理名称,经历了多次黄河改道和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王凤楼镇各村来历?
该镇下辖13个行政村,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王凤楼村:
该村庄得名于明代官员王凤楼,是该镇的发源地。
2. 金家村:
各村来历如下:
1.大魏庄:明永乐年间,陈魏两姓迁来建陈、魏两村,后两村合为一村,称大魏庄,亦称陈魏庄。
2.东陈村和西魏村:大魏庄又分为两个支部,分别是东陈和西魏,因此得名。
3.魏姓溯源:魏姓为战国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后代。据史书记载,魏颗因为屡次为赵简子出谋划策立下功勋,被封为大夫,其子孙世代为晋国大夫。魏颗的后代有一支迁居到曲沃,后来又迁到了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在西周时期,魏氏家族因功受封,先后建立了梁、卫、赵等国。春秋末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晋武公灭掉了魏国,并将魏国国君的后代魏颗流放到了狄地,于是,魏颗的子孙便以他的字为姓,从此魏姓出现在历史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大清村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大清村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