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郭沫若评价唐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郭沫若评价唐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郭沫若是唐代诗人吗?
郭沫若不是唐代诗人。而是现代诗人。
1.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属土德。
2.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一1***8年6月12日),男,原名郭开贞,出生于四川乐山,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代表作品有《郭沫若全集》《中国史稿》《甲骨文字研究》等。
不是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一1***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出生于四川乐山,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文学方面,被官方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列为“鲁郭茅巴老曹”的第二位。生平著作超过百万字,集结为《郭沫若全集》38卷,分为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运动以后,像郭沫若这样在许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这个词来形容。郭沫若在学术的若干领域,特别是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辉煌的、巨大的。
登临郭沫若赏析?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 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 久,雄心溢两间。
这是郭沫若1961年游大观楼写下的诗作,表现了作者的豪情逸兴及对美 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睡佛:指西山。西山有睡佛山的别名。逸: 奔跑。长联:即饮誉海内的大观楼长联。上联为: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 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为: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 汉习 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 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 几杵 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从古到今,由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的武灵丛台,因其瑰丽华美、恢弘壮观而名扬天下,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的心之向往。
这里,曾留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清朝一代帝王乾隆等许多名人的足迹和诗篇。这座因历史而厚重的城台,又因古今文人墨客、风流才子的登临而更添风***和韵味。
在近现代时期,来此登台赋诗的文人中,最有名的,就要数郭沫若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郭沫若登临丛台留佳句的故事。
杜甫暮年解析?
杜甫的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这是因为杜甫在经历了动荡曲折的战乱后,经常写些贴近现实的、极为生动广阔的生活画面,他既写时代社会,也写个人家庭的悲酸遭遇,所以他的诗,甚至可以弥补史之不足。
杜甫的暮年,穷困潦倒是出了名的,然而他厉害在哪里呢?他并不苦兮兮地哭诉自己有多难、多辛酸,而仍旧饱含着对社稷、对人民的极大关切,始终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创作的。他是百姓的代言人,有着仁者襟怀,诗中尽是有血有泪的歌吟。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这是杜甫写的,你说它浪漫吧,单看这两句久别重逢的诗句倒有些感觉,然而它后面还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这是他在写战乱之后和友人久别重逢时的感慨,在融入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之时,仍有着一种迟暮已至的喟叹。
你看,杜甫的“暮年”哪里能有“闲坐庭院”、“听雨声”、“赏月影”的安逸兴致呢,他连平常细小的描写,都会不自觉地融入一丝物是人非、不胜沧桑之感,又怎么会写这样一首“深情”的诗。说起来,这俩字和他整个人就很不搭调。
杜甫的暮年是身体苦,心里也苦,忧国忧民的,不会这么闲情雅致。就算是他还没有经历过苦难的早期,那诗里也是充满了少年气盛的昂扬自信,“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份壮志和气魄可是不亚于李白的豪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郭沫若评价唐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郭沫若评价唐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