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历史疆域变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朝历史疆域变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前期疆域的四至?
唐朝前期在东北方向上还包括今朝鲜全境和韩国全罗南道以北地区。这时唐朝疆域大概东北到今吉林省南部地区和俄罗斯海参崴附近,西北到咸海,西南到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和越南顺化乃至北纬15°以北地区,面积大约有1100万~1200平方公里左右。
唐末疆域?
唐朝给人的印象是强盛的,但唐末仅能控制约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朱温篡唐建立的后梁政权,仅能从唐朝皇帝手中“继承”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唐朝疆域最大时,面积为1200多万平方公里。然而唐朝的这些土地中,有很多只是羁縻统治(比如唐朝攻灭了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并派唐军进驻当地。但唐朝允许当地高度自治,甚至允许当地首领组建其自己的军队。)。当唐朝强盛时,那些实行羁縻制度的地区,还能够接受唐朝的管控。当唐朝衰弱时,许多实行羁縻制度的地区
唐朝疆域是指唐朝时期的领土范围和实际控制区域。唐朝疆域面积最大时(不计武周)为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1],约为1237万平方公里。[2][3]
唐朝开国之后逐渐结束了自隋末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并统一了全国,唐太宗和唐高宗执政期间不断对突厥、薛延陀、吐谷浑、西域诸国(高昌、龟兹等)等国家作战并消灭了这些***,由此逐渐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区。
唐高宗龙朔年间唐朝疆域面积达到最大值。但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致使漠北及贝加尔湖等地区复归突厥。[4]695年武则天攻打后突厥,其可汗投降并归属武周,武则天封其为“归国公”,短暂收复后突厥,但不久复叛。[5]
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等内讧削弱了唐朝,公元790年以后西域被吐蕃逐渐攻占。[6]公元851年,汉人张议潮占据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7]唐朝末期疆域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中国大唐版图面积?
唐朝版图最大时期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今属越南)、北括玄阙州(今属俄罗斯)、西及安息州(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武周时期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版图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并占领河陇及湟水地区,而河套地区则仍由天德军与振武军管辖。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咸海,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到达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至北纬18°,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但这并不是说唐朝的疆域固定这样大,因为它从来没有同时达到这样的范围,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
随着形势“弱——强——弱”的不断变化,唐朝的疆域也呈现了“小——大——小”的变化。
有资料统计指出,唐朝在唐高宗时期面积达到了1251.19万平方公里,唐玄宗时期也有889.59万平方公里。(还有的说最高时达到了1500万平方公里,但这种说法有争议。)而紧随其后的北宋面积仅为283.56万平方公里,缩水了好几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历史疆域变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历史疆域变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