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东场历史,明朝东场历史简介

kodinid 4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朝东场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朝东场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东厂是谁发明的?
  2. 明朝东厂的权力机构?
  3. 明朝的东厂、西厂是如何分工的?

明朝东厂是谁发明的?

永乐十八载(1420年),成祖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力量,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衙门,地点位于燕京(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今北京东城区东厂胡同,据说系原东厂所在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朝东厂的权力机构?

三种区别:

明朝东场历史,明朝东场历史简介-第1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设立时间的区别: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

2.权利职能的区别: 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西厂职权比东厂更大,而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

3.成立目的的区别:东厂成立目的是朱棣为了维护自己政权和更好的把持朝政,杜绝不好的声音出现,因而设立东厂。西厂建立最初的目的是明宪宗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刺杀现象,所以他派遣他的心腹太监汪直建立西厂。

明朝东场历史,明朝东场历史简介-第2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的东厂、西厂是如何分工的?

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朱元璋时特设特务机构,后明成祖朱棣加设东厂,由宦官管辖,凌驾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再设西厂,凌驾于东厂和锦衣卫之上。

东厂

明代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之北。 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明朝东场历史,明朝东场历史简介-第3张图片-点会朝代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厂的行政长官为钦差掌印太监,全称职衔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总督东厂、提督东厂,宦官与锦衣卫尊称其为督主,士大夫称其为厂督、厂珰(珰,宦官的雅称),尊称为厂公。初设时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任,后改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

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锦衣卫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

隶役(称掌班、领班、司房,共四十余人)、“缉事”(称“役长”和“番役”)等军官由锦衣卫拨给。

东厂锦衣卫制式兵器:双刀(绣春刀、同一刀鞘),一刀之刀柄刻“东”字、另一刀之刀柄刻“厂”字。合刀“东厂”二字相对面置内侧。

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一人掌理,委以缉访刺探的大权。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监视***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不经司法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

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东场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朝东场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西厂 明朝 锦衣卫